[发明专利]一种氧代苯乙酸酯的新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9180.3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5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江润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7/22 | 分类号: | C07C67/22;C07C69/7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2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乙酸酯 二卤苯 新合成 乙腈 操作过程 反应溶液 反应原料 合成技术 恒温反应 卤化试剂 目标产物 混合液 摩尔比 提纯 控温 收率 苄腈 冷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代苯乙酸酯的新合成方法,属于合成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为:首先将苄腈和卤化试剂在20~35℃下反应得到二卤苯乙腈;然后在35~55℃下向二卤苯乙腈中加入酸和水的混合液,于50~60℃下反应2~8h;其中,产物Ⅰ、水、酸的摩尔比为1:(1~10):(1~10);最后,在50~60℃下向上步反应溶液中加入醇,然后搅拌控温到60~70℃,恒温反应1~4h,冷却、提纯即可得目标产物。本发明方法所采用的反应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操作过程简单,产物的收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代苯乙酸酯的合成方法,属于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氧代苯乙酸酯是一种重要的光敏剂,主要用于光聚合材料及其他相关领域。该产品可引发丙烯酸酯、环氧类等单体的聚合反应,可吸收光波幅宽、用量少,普遍应用于木器、塑料、纸张、油墨、防腐等涂层行业,是新一代无溶剂型成膜、涂饰、印刷等材料不可或缺的光敏剂。由于其拥有优良的性能,目前市场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增长速度在20%左右。
目前国内外在研究其合成中有多条路线,但都存在不足之处。如公开号为EP1097917A的欧洲专利以扁桃酸酯为原料,采用高锰酸钾、次溴酸钠等作为氧化剂合成目标产物,但该合成方法操作困难,合成原料价格昂贵。公开号为的CN103450021A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氧代苯乙酸酯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苯甲酰氯为原料,与氰化钠反应生成苯甲酰氰,苯甲酰氰在硫酸中与醇反应为目标产物。虽然此类合成路线中所采用的原料容易获得,合成操作也较简便,但该类方法中采用剧毒的氰化钠作为反应试剂,三废处理困难,对环境污染很大;此外,苯甲酰氯在反应过程中容易水解成酸,导致苯甲酰氰收率较低从而造成目标产物的收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氧代苯乙酸酯的新合成方法,该方法所采用的反应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使用剧毒的氰化钠及其它昂贵的原料,且该合成操作简单,产物的收率高。
本发明所合成的氧代苯乙酸酯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式(Ⅰ)中R为H或C1~Cn(n=1,2)的烷基、芳基、杂芳基。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氧代苯乙酸酯的新合成方法,步骤如下:
(1)将苄腈和催化剂溶于溶剂中,然后加入卤化试剂在20~35℃下反应,反应结束后脱除溶剂得二卤苯乙腈;所述溶剂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苯、醋酸中的任一一种;所述卤化剂为氯气或硫酰氯;所述催化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无水醋酸、氯化氢、溴化氢、硫酸、磷酸中的任一一种或几种混合;
(2)在35~55℃下向步骤(1)所得到的二卤苯乙腈中加入酸和水的混合液,然后在50~60℃下反应2~8h;其中,二卤苯乙腈、水、酸的摩尔比为1:(1~10):(1~10);所述酸为磷酸、醋酸、硫酸、氯化氢、溴化氢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混合;
(3)在50~60℃下向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醇,醇与二卤苯乙腈的摩尔比为(2~10):1,然后搅拌升温到60~70℃,恒温反应1~4h,冷却、提纯即可得氧代苯乙酸酯;所述醇为甲醇或乙醇。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二卤苯乙腈、水、酸的摩尔比为1:(2~5):(3~5)。
优选地,步骤(2)和步骤(3)中采用滴加的方式进行加料。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提纯方法为:向步骤(3)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水,静置分层后取上层有机层,在常压不超过90℃下蒸馏出水和可能存在的醇,然后减压蒸馏,收集顶温为103-115℃内的馏分即可得氧代苯乙酸酯。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江润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江润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91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