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混凝土涵洞沉降缝渗水处治方法及修复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3374.0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1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吕茂丰;韦佳沅;李奇峰;殷美俊;赵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机械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3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降缝 钢筋混凝土涵洞 修复结构 引水管 渗水 排水管 防渗效果 渗水问题 防水层 排水孔 填充层 注浆管 填塞 注浆 钻孔 涵洞 切割 铺设 | ||
1.一种钢筋混凝土涵洞沉降缝渗水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用切割机在原涵洞沉降缝两侧切割,然后用冲击电钻剔槽,再辅以人工精修成沟槽(6);
第二、用电钻在原涵洞沉降缝处钻眼,安装注浆管(1)并注浆;
第三、清洗缝隙和沟槽,在原涵洞沉降缝处安装引水管(2),每隔一定的间距安装排水孔(5);
第四、在人工精修好的沟槽(6)里做好填充层(3);
第五、用机械清除沉降缝两侧混凝土表层碳化物后施工防水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涵洞沉降缝渗水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沟槽(6)的尺寸为宽4-6cm,深6-10cm;沟槽(6)里的填充层(3)采用沥青麻丝填塞,填塞后用快硬防水砂浆抹压缝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涵洞沉降缝渗水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管(1)的间隔20-30cm,孔深为8-12cm,孔径为10-20mm;注浆用高压注浆泵灌注水溶性聚氨酯堵漏剂与丙酮的混合液,灌注时从涵洞底往涵洞顶一次灌注完成,注浆压力达到0.5MPa后停止注浆,注浆液凝固后,去除注浆钉,用堵漏王封堵注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涵洞沉降缝渗水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引水管(2)采用直径2cm的半边PVC管;排水孔(5)采用直径2cm的PVC管,安装数量根据出水量选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涵洞沉降缝渗水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水层(4)的构造为:环氧树脂粘贴三层玻璃丝布后,在表面涂刷一层界面剂后再涂刷两遍BPS高强度弹性防水材料进行防水处理;表面要求平整、密实、无气泡、无渗水。
6.一种钢筋混凝土涵洞沉降缝修复结构,包括沉降缝,其特征在于:沉降缝两侧切割修成沟槽(6),沉降缝处钻孔安装注浆管(1)并注浆,沿着沟槽(6)内的沉降缝铺设引水管(2),引水管(2)上开设排水孔(5)并安装排水管,沟槽(6)内填塞填充层(3),沟槽(6)表面有防水层(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涵洞沉降缝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填充层(3)为沥青麻丝,防水层(4)由环氧树脂粘贴的三层玻璃丝布表面涂刷界面剂和BPS高强度涂料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涵洞沉降缝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排水孔(5)位于沉降缝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涵洞沉降缝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引水管(2)为半边PVC管,开口断面朝向沉降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机械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机械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33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修补桥梁裂缝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泥石流防治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