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维护平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4589.4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1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凌斌;张书林;万丰;邹峰;李志鹏;尹辉;方超;黄祎;黄誉发;雷鹏;王念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5/08 | 分类号: | B61D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安磊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装置 平车 车体 两级伸缩 收缩状态 地铁 轨道交通 伸长状态 运行时 超限 限界 狭窄 维护 | ||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维护平车。该平车包括车体以及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支撑装置具有至少两级伸缩,当平车运行时,所述支撑装置处于收缩状态,当平车停止作业时,所述支撑装置处于伸长状态。本发明由于支撑装置具有至少两级伸缩,处于收缩状态的支撑装置可使车体整体不超限,从而可顺利通过狭窄下部限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维护平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的拥挤越来越严重,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更显得迫切及必要;世界上车体使用的非受电弓式受流的布置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上磨式、下磨式和侧面接触式。目前,国内外很多城市轨道交通主要采用侧面受流的方式。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具有以下不足:
采用侧面受流的线路上,用于地铁维护的平车的接触轨安装位置高于轨面高,平车的下部限界受到挤压,而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带起重机的平车,在作业时为了保持平稳,通常会在车体的底部设置伸缩支腿,平车运行时,支腿需要回收,但由于伸缩支腿的回收行程不足,导致平车不能通过狭窄下部限界。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维护平车,以利于通过狭窄下部限界。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地铁维护平车,所述平车包括车体以及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支撑装置具有至少两级伸缩,当平车运行时,所述支撑装置处于收缩状态,当平车停止作业时,所述支撑装置处于伸长状态。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为至少两级伸缩油缸。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油缸的固定端通过法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伸缩油缸的伸缩端上设置有橡胶垫板。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呈方形,所述车体的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所述支撑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上设置有中梁,所述中梁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布置;
所述中梁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和车钩缓冲装置装配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上盖板、下盖板、腹板、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其中:
所述上盖板为所述中梁端部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向外侧延伸而成;
所述下盖板为所述中梁端部的底部边沿其长度方向向外侧延伸而成;
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同侧之间分别通过所述腹板连接;
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远离所述中梁的端部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供车钩缓冲装置穿过的通孔;
所述中梁端部、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所述腹板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板围成一个箱型结构;
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箱型结构内,所述第二连接板和设置在所述通孔的车钩缓冲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两个和所述腹板一一对应的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分别相对固定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腹板的相对面上;
所述第二连接板背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面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背面均设置有插槽;
所述导向板和所述固定板对应设置,所述导向板固定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固定板的插槽中,以进一步对车钩缓冲装置和中梁的连接加强。
进一步地,所述平车还包括转向架,所述转向架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的侧部,所述转向架包括轮对组成、构架以及轴箱悬挂,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45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高速列车设备舱连接梁
- 下一篇:一种铁路牵引站巡检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