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能钝感含能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17717.0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7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伟;徐旻贤;熊华林;程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3/14 | 分类号: | C07D403/14;C06B25/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能 钝感含能 化合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能量密度钝感含能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其步骤为:以4‑硝基‑1H‑吡唑‑3,5‑二甲酸二甲酯为原料,在金属钠催化作用下与氨基胍硫酸盐一锅法制得中间体;将中间体在氧化体系中氧化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反应步骤少,产率较高,分离方法简单,最终产物4‑硝基‑3,5‑双(1H‑1,2,4‑三唑‑3‑硝基)‑1H‑吡唑实测密度高达1.865g·cm‑3,BKW状态方程预测上述实施例的最终产物的理论爆速为8747m/s,理论爆压为33.0GPa,与黑索金(RDX,爆速:8841m/s,爆压:34.9GPa)相接近,测试撞击感度30J,低于RDX(7.4J)及2,4,6‑三硝基甲苯TNT(15J),在高能钝感含能材料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含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高能量密度钝感含能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含能材料是发展先进武器装备的关键性物质基础,是完成枪炮弹丸发射、火箭导弹推进的动力能源,是战斗部进行毁伤的威力能源,也是航天运载、空间探测和航空救生所用助推、调资、分离装置的动力能源。随着现代高性能武器系统的飞速发展,对含能材料装药在各种条件下的安全性要求也日益迫切。尽管含能材料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可是能量和安全性的矛盾依然还是一个等待解决的问题。高氮含能化合物因其结构中含有大量的C-N、C=N、N-N和N=N键,分解时释放大量氮气,产生较高能量,同时它们对摩擦和电火花等刺激都不敏感,因此可用于高能钝感炸药、气体发生剂、燃速调节剂、低特征信号推进剂等。
例如2012年Thomas M.课题组在《Nitrogen-Rich Bis-1,2,4-triazoles—AComparative Study of Structural and Energetic Properties》,Chem.Eur.J.,2012,18,16742-16753一文公开了3,3’-二硝基-5,5’-二(1H-1,2,4-三唑)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但是该方法所制备的3,3’-二硝基-5,5’-二(1H-1,2,4-三唑)实测感度为10J,感度较高,实验过程中危险性系数较大,未能符合高能量密度钝感含能材料的安全要求,难以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推广。
此外,2018年程广斌课题组在《Nitrogen-rich salts based on thecombination of 1,2,4-triazole and 1,2,3-triazole rings:a facile strategy forfine tuning energetic properties》,J.Mater.Chem.A,2018,6,2239-2248一文中报道了一种4-硝基-5-(5-硝基-1,2,4-三唑-3-基)-1,2,3-2H-三唑的合成,合成路线如下:
虽然制备的4-硝基-5-(5-硝基-1,2,4-三唑-3-基)-1,2,3-2H-三唑实测感度为24J,相对较低,但是其前驱体4-硝基-2H-1,2,4-三唑-5-甲酸甲酯制备步骤复杂,并且需要用到毒性较大且易爆的NaN3,安全性和环保性均难以达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能量密度钝感含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能量密度钝感含能化合物,命名为4-硝基-3,5-双(1H-1,2,4-三唑-3-硝基)-1H-吡唑,具有如下式结构:
合成上述化合物的中间体,命名为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其结构式是:
合成上述化合物的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77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