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通排放的计算方法、计算装置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7977.8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2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段仲渊;丘建栋;何流;屈新明;罗均韶;刘恒;黄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F17/10;G06Q10/04;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运行数据 交通 排放 目标区域 运行特征 计算装置 路段 终端 环境监测技术 城市区域 获取目标 硬件设备 运行数据 布设 拥堵 预设 检测 | ||
本发明适用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交通排放的计算方法、计算装置及终端,所述计算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中各路段的车辆运行数据,其中,所述车辆运行数据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车辆的运行数据;基于所述车辆运行数据,提取所述目标区域中各路段的交通运行特征,其中,所述交通运行特征包括所述目标区域中各路段的交通拥堵等级和所述多种不同类型的车辆的流量和速度;基于所述交通运行特征以及预设的所述多种不同类型的车辆的排放因子,计算所述目标区域的交通排放。本发明能够无需布设检测交通排放的硬件设备,能够利用城市区域的车辆运行数据以及不同类型的车辆的排放因子实现交通排放计算,实现成本低且计算结果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通排放的计算方法、计算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继续加大,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经验表明,定量化分析重大交通政策的减排效果,是制定、评估、宣传和实施各类交通政策的普遍做法和有力抓手,有利于争取市民的理解,取得保护环境、缓解拥堵的双重效果。
然而,现有的城市道路交通排放主要依靠布设硬件设备进行检测,一个硬件设备同时仅能检测一个地点的交通排放。如果需要大范围、全方位的对城市道路交通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则硬件设备的布设成本会很大。若只在个别关键地点进行布设,则难以全面获取城市区域中全路段的交通排放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通排放的计算方法、计算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依靠布设硬件设备检测交通排放成本高且检测结果不够全面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交通排放的计算方法,所述计算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中各路段的车辆运行数据,其中,所述车辆运行数据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车辆的运行数据;
基于所述车辆运行数据,提取所述目标区域中各路段的交通运行特征,其中,所述交通运行特征包括所述目标区域中各路段的交通拥堵等级和所述多种不同类型的车辆的流量和速度;
基于所述交通运行特征以及预设的所述多种不同类型的车辆的排放因子,计算所述目标区域的交通排放。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交通排放的计算装置,所述计算装置包括:
车辆运行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中各路段的车辆运行数据,其中,所述车辆运行数据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车辆的运行数据;
交通运行特征提取单元,用于基于车辆运行数据获取单元获取的车辆运行数据,提取所述目标区域中各路段的交通运行特征,其中,所述交通运行特征包括所述目标区域中各路段的交通拥堵等级和所述多种不同类型的车辆的流量和速度;
交通排放计算单元,用于基于交通运行特征提取单元提取的交通运行特征以及预设的所述多种不同类型的车辆的排放因子,计算所述目标区域的交通排放。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任一项所述交通排放的计算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任一项所述交通排放的计算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79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