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防紫外线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18907.4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5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陈慧;李萍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D06M15/01;D06M13/00;D06M15/00;D06M15/03;D06M11/5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紫外线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菌防紫外线面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抗菌防紫外线面料的原料按其重量份包括:聚酯切片100份、椰壳纤维5份~15份、纳米氧化锌1.8份~3.6份、纳米氧化钛0.6份~1.8份、竹炭粉0.9份~2.6份、硅烷偶联剂0.1份~0.6份、壳聚糖0.1份~0.5份、聚乙二醇0.1份~0.5份、桉叶油0.8份~2.4份;所述的抗菌防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按所述重量份称取制备抗菌防紫外线面料的原料;
步骤S20,将所述重量份的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钛、竹炭粉和硅烷偶联剂混合,球磨混合10分钟~20分钟,得到混合颗粒;
步骤S30,将所述重量份的聚酯切片、椰壳纤维、壳聚糖、聚乙二醇和桉叶油加入到高速搅拌机中,加入步骤S20得到的混合颗粒,在195ºC~215ºC下高速搅拌10分钟~18分钟,经双螺杆纺丝机熔融纺丝,得到纺丝纤维;
步骤S40,将步骤S30得到的纺丝纤维纺织成坯布,放到整理液中,浴比为1:12~20,高温浸渍0.5小时~2.5小时,经烘干、水洗干燥,得到抗菌防紫外线面料;
步骤S40中,所述整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将按重量比1:0.5~1.2:0.8~1.5称取绿茶、黄柏、艾蒿,将其破碎后加入乙醇,浸泡8小时~12小时,经回流萃取,得到植物提取液;
步骤,将β-环糊精溶于水中,配成浓度为0.8wt%~1.2wt%的β-环糊精溶液,将司盘20溶于无水乙醇中,配制成浓度为0.9wt%~1.3wt%的司盘20溶液;
步骤,将步骤i得到的植物提取液与步骤得到β-环糊精溶液、司盘20溶液搅拌混合2.0小时~3.5小时,经抽滤、洗涤、干燥,得到整理剂微粒;
步骤,将步骤得到的整理剂微粒配制成浓度为1.1wt%~2.3wt%的溶液,并加入木质素磺酸钠、硫酸亚铁,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整理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紫外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切片为特性粘度在0.5dL/g~0.7dL/g的碱溶性聚酯切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紫外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在20nm~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紫外线面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抗菌防紫外线面料的原料按其重量份包括:聚酯切片100份、椰壳纤维10份、纳米氧化锌2.7份、纳米氧化钛1.2份、竹炭粉1.8份、硅烷偶联剂0.35份、壳聚糖0.3份、聚乙二醇0.3份、桉叶油1.6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紫外线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中,所述回流萃取为在55ºC~65ºC下回流萃取1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紫外线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中,所述木质素磺酸钠、硫酸亚铁的加入量分别占整理液的0.2wt%、0.3w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紫外线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40中,所述高温浸渍的温度为80ºC~94ºC。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紫外线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40中,所述烘干为60ºC下烘干1小时~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89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