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交叉作业环境下的运料操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5011.9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0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石重庆;杨宏刚;刘奥林;白小雪;布强;李海鹏;王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分公司;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721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交叉 作业 环境 操作 平台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交叉作业环境下的运料操作平台,用于采用盖挖顺作法的地铁换乘通道基坑施工的物料转运,包括:转料平台,设置于风亭基坑内,所述风亭基坑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转料平台的第一临时立柱;运料通道,设置于换乘通道基坑内且一端与转料平台相连接,另一端与换乘通道基坑的最上层对接,所述运料通道一侧与所述换乘通道基坑内的第二临时立柱支撑连接,另一侧通过悬吊钢丝绳与预埋于换乘通道基坑顶部的吊钩连接。本发明还公开可上述运料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利用基坑内现有支撑体系搭建承载构架,适用于施工场地狭小、立体空间上存在多层次交叉作业的施工环境,大大减小各项施工间的相互干扰,保证各项施工安全同步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交叉作业环境下的运料操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线路的规划建设也越来越多,换乘车站的数量也会增加。当由于地下空间限制的原因需要修建换乘通道来连接相邻的车站时,会存在换乘通道施工与车站其他附属结构基坑施工交叉作业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换乘通道带挖顺作内建筑用材、开挖渣土等的运送问题难以解决,且难以保证物料转运过程中交叉作业施工下各项施工的安全同步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坑交叉作业环境下的运料操作平台,以解决换乘通道内建筑用材、开挖渣土的运送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基坑交叉作业环境下的运料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交叉作业环境下的运料操作平台,用于采用盖挖顺作法的地铁换乘通道基坑施工的物料转运,包括:
转料平台,设置于风亭基坑内,所述风亭基坑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转料平台的第一临时立柱;
运料通道,设置于换乘通道基坑内且一端与转料平台相连接,另一端与换乘通道基坑的最上层对接,所述运料通道一侧与所述换乘通道基坑内的第二临时立柱支撑连接,另一侧通过悬吊钢丝绳与预埋于换乘通道基坑顶部的吊钩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料平台包括由第一主楞、第一次楞及第一小次楞组成的第一支撑骨架以及覆盖在所述第一支撑骨架上的第一面板,各所述第一临时立柱上均设有第一主楞支座,各所述第一主楞的两端分别架设在与其相对应的第一主楞支座上;
所述运料通道包括由第二主楞、第二次楞及第二小次楞组成的第二支撑骨架以及覆盖在所述第二支撑骨架上的第二面板,所述第二临时立柱成排布设在所述运料通道的一侧且其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主楞的第二主楞支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楞支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于对应的立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次楞以及第一小次楞交叉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楞上且在连接处焊接固定;
所述第二次楞以及第二小次楞交叉设置在所述第二主楞上且在连接处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板采用花纹钢板拼接,拼接形式为错缝拼接,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一小次楞焊接固定;
所述第二面板采用花纹钢板拼接,拼接形式为错缝拼接,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二小次楞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运料通道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换乘通道基坑内临时通道的坡道。
进一步的,所述转料平台和运料通道上设有防护栏。
一种基坑交叉作业环境下的运料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风亭基坑内的第一临时立柱上施作第一主楞支座;在换乘通道基坑内一侧成排布置的第二临时立柱上施作第二主楞支座,另一侧的顶部预埋吊钩;
S2:转料平台搭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分公司;中南大学,未经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分公司;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50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