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力学耦合问题提高镀铬板表面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6611.7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3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中;张海燕;姚昕宇;杨中东;田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3/04 | 分类号: | C25D3/04;C25D9/1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热力学 耦合 问题 提高 镀铬 表面 方法 | ||
1.一种基于热力学耦合问题提高镀铬板表面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测定镀铬溶液中的各杂质离子及其浓度;
(2)绘制各离子单独存在时,最高浓度的热力学平衡图;
(3)绘制与步骤(2)相同浓度的六种杂质离子同时存在于镀铬溶液中,每个离子的热力学平衡图;
(4)对比单独存在和同时存在于溶液里杂质离子的热力学平衡图,通过改变溶液的pH值,确定产生杂质离子沉淀的pH值的范围;
(5)对比(1)的溶液与(4)通过改变pH值使杂质离子不产生沉淀的溶液的镀铬板的表面形貌及表面润湿性的差别;
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分别测定两步法镀铬工艺中金属铬镀液和铬氧化物镀液中的杂质离子及其浓度;两种镀液中的杂质离子主要为Al3+、Ti3+、Ca2+、Mg2+、Zn2+、Fe3+,各离子浓度分别为:Al3+200~600mg/L,Ti3+10~30mg/L,Ca2+1~30mg/L,Mg2+5~20mg/L,Zn2+1~10mg/L,Fe3+1~1200mg/L;
第二步,分别绘制两种镀液中六种杂质离子Al3+、Ti3+、Ca2+、Mg2+、Zn2+和Fe3+单独存在时,最高浓度的热力学平衡图,pH范围为0~5;
第三步,绘制与第二步相同浓度的六种杂质离子同时存在于金属铬镀液中,每个离子的热力学平衡图,pH范围为0~5;
第四步,对比六种杂质离子单独存在和同时存在于金属铬镀液的热力学平衡图,通过改变溶液的pH,确定金属铬镀液中由于耦合作用产生沉淀的杂质离子的沉淀条件,从而控制金属铬镀液的pH;
第五步,绘制与第二步相同浓度的六种杂质离子Al3+、Ti3+、Ca2+、Mg2+、Zn2+、Fe3+同时存在于铬氧化物镀液中,每个离子的热力学平衡图,pH范围为0~5;
第六步,对比六种杂质离子单独存在和同时存在于铬氧化物镀液的热力学平衡图,通过改变溶液的pH,确定离子的沉淀条件,从而控制铬氧化物镀液的pH;
第七步,对比采用原始镀液与改进镀液所镀的镀铬板表面形貌及表面润湿性的差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66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