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力学耦合问题提高镀铬板表面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6611.7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3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中;张海燕;姚昕宇;杨中东;田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3/04 | 分类号: | C25D3/04;C25D9/1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热力学 耦合 问题 提高 镀铬 表面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基于热力学耦合问题提高镀铬板表面能的方法,基于两步法镀铬溶液中的杂质离子及其浓度,提出了分别控制金属铬镀液及铬氧化物镀液的pH来提高镀铬板表面能的技术;改进后的镀液解决了存在较多杂质的镀铬板表面能低的问题;装饰性镀铬产品印涂效果差、覆膜铁涂层结合力差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镀铬板的生产控制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热力学耦合问题提高镀铬板表面能的方法。根据镀铬溶液中含有的杂质离子,进行热力学模拟其沉淀条件,进而通过控制镀铬溶液的pH来减少杂质离子的沉淀,从而控制镀铬板表面能,改善覆膜铁涂层结合力弱的问题。
技术背景
镀铬钢板是通过在钢板表面进行电解铬酸盐处理,使钢板表面沉积一层金属铬(一般为50~100mg/m2)及铬氧化物膜(一般为5~20mg/m2)的经济型罐材料。镀铬板表面化学成份稳定,从表面膜溶出的铬离子是极其微量的,正是由于镀铬板表面的无毒性,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罐头。镀铬钢板除了具有无毒性的特点,还具有镀着量少、成本低、附着力强、涂漆性好、耐温性好、高抗硫性、高耐碱性等优点。因此,镀铬板还用于自行车部件、家庭电器用品、办公用品、建材材料部件、汽车部件等领域。
尽管镀铬钢板的耐蚀性好,但其镀层表面存在不连续的微小孔隙缺陷,这影响了镀铬产品的使用寿命及所存储食品饮料的固有质量。容器用表面处理钢板的电镀已从单独镀Cr改为镀Cr/Sn体系,正朝着能对表面处理钢板和树脂薄膜进行层压的覆膜钢板方向发展。目前,日本拥有覆膜铁生产线6条,我国的覆膜铁生产处于起步阶段,无锡一家私有企业拥有三条生产线,覆膜基板为冷轧板,且采用粘合工艺法生产,年产量2万吨,生产线速度80m/min,薄膜与基板粘合牢度不及国外。1998年上海德胜联兴引进了一条覆膜铁生产线,虽然其产品质量和外观都优于同类型的三片饮料罐产品,但是由于其产品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于掌控,该生产线从引进到现在也没有得到有效开工。具有国内速度最快、规格最薄、工艺最先进镀铬铁专用生产线的宝武集团宝钢股份有限公司,以镀铬板为基板,采用高温、高压挤压工艺的覆膜铁生产线正处于热试车调试阶段,期间暴露了较多质量问题,如表面有机膜与镀铬铁结合不牢,覆膜后产品表面存在小白点缺陷,等等。
涂镀产品表面钝化层的特性不仅取决于钝化层表面的均匀性、稳定性以及孔隙率,钝化层表面能的差别,尤其是对于涂料铁、覆膜铁等功能化涂层,钝化层的表面能决定了其与涂层之间的结合力。因此,急需一种镀铬板表面能的控制技术,来解决覆膜铁涂层结合力弱的问题,对覆膜铁的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目前,镀铬板有两种生产工艺,即一步法和两步法。一步法是指将钢基板置于一种电解液中进行电解处理,使其表面同时析出金属铬和铬氧化物膜的方法。所用的电解液为浓度小于150g/L的CrO3和一些添加剂(如Na2SiF6、H2SO4等),此方法中铬的析出率只有15%~20%,生成的产品表面轻微发黄。两步法是第一步将钢基板置于高浓度铬酸溶液(150g/LCrO3和Na2SiF6、H2SO4等添加剂)中,使其表面镀上一层金属铬,然后进行水漂洗;第二步将镀有一层金属铬的钢板置于较低浓度铬酸溶液(65g/L CrO3和Na2SiF6、H2SO4等添加剂)中,使其表面形成一层铬氧化膜,第二步主要起到生成均匀氧化膜和均化铬层的作用。两步法工艺中铬的析出率约25%,生成的产品外观呈银白色,具有较好的涂漆附着力。镀铬过程的阴极极化曲线如图1所示。
在曲线ab段,主要发生Cr2O72-还原为Cr3+的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66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