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锅底部出料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36959.4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9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崔峰;李方朔;邓安华;曾广斌;鄢柳柳;邹德荣;左江明;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江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2 | 分类号: | B01F15/02;B01F7/1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42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锅底 部出料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混合锅底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锅(8),其底部安装有阀体(7),阀体的顶板中心设有出料口(9),出料口处通过阀芯(5)进行封堵,阀芯的下部通过顶杆(4)与阀芯座(3)连接,阀芯座(3)的下方还设有防护盖(1),阀体的下部边缘、阀芯座边缘和防护盖边缘之间连接固定,顶杆贯穿阀芯座后位于防护盖的上方,防护盖中心设有孔洞,孔洞处安装紧固螺栓对顶杆锁紧;所述阀芯座包括底板(31),底板上从其中心处向外依次同轴安装有第一凸起筒(32)和第二凸起筒(33),底板中心设有与顶杆配合贯穿的孔,第一凸起筒(32)的内径与顶杆的外径相配合,使得顶杆穿过第一凸起筒和底板上的孔,第二凸起筒的内径与阀芯下部的外径相配合,使得阀芯与阀芯座的第二凸起筒内形成阀芯内腔,第二凸起筒外侧的底板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卸料的卸料孔(34),第二凸起筒与阀体及底板之间形成阀芯外腔;阀芯座底板还设有将阀芯内腔与外界连通的气孔和阀门;所述阀芯包括上部的封堵头(51)和下部的侧壁(52),侧壁内侧为空腔,封堵头与阀体配合形成密封结构,侧壁下方与第二凸起筒配合形成密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侧壁与第二凸起筒之间设有密封圈,顶杆与底板之间也安装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为圆筒结构,顶部设有顶板(71),中间为筒壁(72),底部敞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壁(72)外侧上方设有上凸缘(73),下方设有下凸缘(74),上凸缘与混合锅连接,下凸缘与阀芯座及防护盖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阀体的顶部平面与混合锅底部的顶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为中心带螺纹孔洞的法兰盲板。
7.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混合锅底部出料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混合锅吊装到待卸料装置附近,将阀芯与压缩空气气源连接,使压缩空气进入到阀芯内腔,阀芯在空气压力作用下施加给阀体密封面一定的作用力,确保阀芯在紧固螺栓拆卸后仍然能够保持阀芯有压力作用于闭合密封面;
2)拧松紧固螺栓,拆除防护盖,将混合锅吊装到待卸料装置接口处,与待卸料浇注的接口连通,然后将阀芯与真空气源连接,使阀芯内腔在处于负压状态下发生位移脱离阀体密封面,混合锅内物料经阀芯外腔进行卸料;
3)卸料完毕后,将阀芯再次与压缩空气气源连接,阀芯上升至阀体密封面,使得阀体出料口关闭,将防护盖、紧固螺栓安装到位,完成混合锅底部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江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江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695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树脂的自动配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精确定位的自动配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