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NH2 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37345.8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7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天然;秦雨欣;李金莹;覃思媛;黄媛林;侯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杨雪梅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nh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H2‑Cu‑MOF的可视化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方法,先合成NH2‑Cu‑MOF纳米酶材料;再利用NH2‑Cu‑MOF纳米酶和琼脂糖制备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凝胶检测管;最后将碱性磷酸酶加到凝胶检测管后,将凝胶检测管置于紫外灯下,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实现半定量检测;然后用手机或数码相机拍照,通过RGB颜色提取器软件,读取测定照片中RGB值,分析RGB值来指示OPD的氧化程度,从而实现对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现场可视化多色荧光定量检测;检测时,先绘制凝胶颜色随碱性磷酸酶活力大小变化的工作曲线,再对血清实际样进行检测。该方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和设备,不需要生物酶的参与,无需专业人员操作即可实现对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现场可视化多色荧光测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NH2-Cu-MOF的可视化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碱性磷酸酶(ALP)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水解酶,催化磷酸基团从含有磷酸酯的多磷酸底物上移除。在人类的身体中,碱性磷酸酶广泛存在于组织(例如骨,肾,肝等)中,在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分裂、分化、骨骼钙化等多种正常细胞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下调与多种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包括低磷酸酯酶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糖尿病以及各种癌症等。因此,开发可靠简便地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方法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碱性磷酸酶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目前已经公开检测碱性磷酸酶的相关专利中,CN108375616A一种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液晶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其液晶生物传感器需要使用偏光显微镜获得光学响应图像;CN106248644A一种基于碳点荧光“猝灭-恢复”的碱性磷酸酶的检测方法,需要使用荧光光谱仪获得荧光光谱图;CN107422014A用于检测碱性磷酸酶的修饰电极及制备方法与检测方法,需要利用电化学工作站获得电化学信号来绘制工作曲线。因此现有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方法主要借助荧光光谱仪、电化学工作站等分析仪器实现定量检测。然而,这些方法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的专业技能,特别是所使用的仪器价格较为昂贵且体积庞大,不利于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此外,现有的可视化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方法,CN106066325A一种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方法,利用反应液颜色随碱性磷酸酶浓度增加而从蓝色变成无色的梯度颜色变化来实现碱性磷酸酶活性定量测定,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浓度梯度显色变化单一、分辨率低;还有CN106596532A一种简单低成本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检测方法也存在同样问题。已有专利 CN106596532A一种简单低成本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检测方法采用亲水性纸张设计纸装置,利用纸装置中检测试剂溶液的流动长度反比于样本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大小。然而该装置需要用到生物酶如糖化酶,而生物酶在生产、运输以及使用的过程中,其活性的影响因素较多,而且仅靠直尺测量、人工读取溶液的流动长度,在精确度和准确度上还有待提升;CN107677804A一种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虽检测时间短,但仍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实现检测。因此,研制用于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可视化、便携式、颜色变化多元、高分辨率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基于NH2-Cu-MOF的可视化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和设备,不需要生物酶的参与,无需专业人员操作即可通过溶液或凝胶管的荧光颜色变化判断碱性磷酸酶的活力大小,可以实现对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现场可视化多色荧光测定。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NH2-Cu-MOF的可视化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合成具有一定形貌特征的NH2-Cu-MOF纳米酶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7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测量装置和光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测量分子常数的方法及装置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