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器件三维立体封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9075.4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7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颜军;王烈洋;黄小虎;汤凡;张水平;陈伙立;骆征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欧比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0 | 分类号: | H01R12/70;H01R12/71;H05K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慧华 |
地址: | 51908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立体封装 锡柱 互联 电气连接 工艺难度 金属镀层 短路 受潮 垫高板 上下层 叠层 堆叠 焊盘 绝缘 污染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器件三维立体封装方法,通过在叠层PCB板上植有锡柱,并在堆叠时通过垫高板上的焊盘连接,实现上下层之间的电气互联,无需通过金属镀层实现电气互联,大大简化了工艺难度,而且锡柱嵌在器件内部,不容易受潮气、污染物等影响导致绝缘强度下降,不会出现短路的失效情况,电气连接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器件封装领域,特别是一种器件三维立体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器件的三维立体封装方法由以下工艺实现:叠层板电装、叠层板堆叠、树脂灌封成型、切割成型、表面金属化处理和表面连线雕刻,切割成型后叠层板的引线桥暴露于器件的侧面,然后通过表面金属化处理形成一层厚度约为20um的金属镀层,所有叠层板之间的引线桥通过金属镀层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电气互联。现有工艺的金属镀层完全裸露在器件表面,而镀层的厚度很薄,为了确保金属镀层的可靠性,需要严格控制金属镀层的厚度,这也是目前器件封装工艺的难点,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实现精确的镀层厚度控制,因而存在制备成本高昂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器件三维立体封装方法,简化了工艺难度,而且电气连接可靠。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器件三维立体封装方法,包括
叠层PCB板电装:把元件装配到叠层PCB板上;
叠层PCB板植锡柱:在叠层PCB板上的元件四周植锡柱;
叠层PCB板堆叠:把所有的叠层PCB板进行垂直方式的立体堆叠装配,两个叠层PCB板之间设置有一个垫高板,垫高板上设置有与锡柱接触良好的焊盘,焊盘上刷有锡膏;
加温熔结锡柱:将堆叠好的叠层PCB板进行加热固化锡膏;
树脂灌封成型:采用环氧树脂灌封到叠层PCB板之间的空隙,然后烘干固化。
进一步,完成树脂灌封成型后,对器件进行切割成型,并进行表面电镀。
进一步,进行叠层PCB板堆叠时,垫高板的高度有两个叠层PCB板之间的元件高度决定,垫高板设置成使两个叠层PCB板最高的元件之间存在0.4mm间隙。
进一步,所述锡柱的直径为0.4mm,高度为0.5mm。
进一步,位于最顶部的叠层PCB板仅底面植有锡柱。
进一步,位于中间的叠层PCB板上下两面均植有锡柱。
进一步,位于最底部的叠层PCB板仅上面植有锡柱。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种器件三维立体封装方法,通过在叠层PCB板上植有锡柱,并在堆叠时通过垫高板上的焊盘连接,实现上下层之间的电气互联,无需通过金属镀层实现电气互联,大大简化了工艺难度,而且锡柱嵌在器件内部,不容易受潮气、污染物等影响导致绝缘强度下降,不会出现短路的失效情况,电气连接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器件三维立体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叠层PCB板100电装:把元件101装配到叠层PCB板100上;
叠层PCB板100植锡柱102:在叠层PCB板100上的元件101四周植锡柱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欧比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欧比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90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连接结构及电连接器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