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自动修复智能景观生态浮床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1245.2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8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婷;刘金根;于淼;宣雄智;丁闯;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2;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周成金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浮床 自动修复 水域 移动式 巡航 智能 景观 目标水域 有效实现 远程控制 加料阀 投入量 絮凝剂 预期的 开度 生态平衡 水体 净化 监测 检测 | ||
1.一种移动式自动修复智能景观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浮床本体、生态浮床本体上方设有植物种植区,所述生态浮床本体上设有PLC模块,所述生态浮床本体下方设有避障传感器、动力组件和水质监测仪,所述避障传感器、动力组件和水质监测仪分别与PLC模块电连接,所述生态浮床本体上还设有与PLC通信的无线模块、用于生态浮床定位的GPS模块以及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加料阀,所述PLC控制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加料阀的开度以调节絮凝剂的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自动修复智能景观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生态浮床本体上还设有曝气机,所述曝气机位于浮床本体中部且贯穿所述浮床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自动修复智能景观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生态浮床本体下方还设有生物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自动修复智能景观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位第一直流电机和第二直流电机,所述第一直流电机和第二直流电机分别驱动位于生态浮床本体两侧的桨叶,所述PLC通过第一调速器和第二调速器分别调节第一直流电机和第二直流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自动修复智能景观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为矩形,所述避障传感器为八个,分别位于生态浮床的四个顶角和四条边的中部,所述避障传感器深入水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自动修复智能景观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检测仪包括浊度采集模块、溶解氧浓度采集模块和叶绿素A浓度采集模块。
7.一种自动修复智能景观生态浮床系统,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6之一的移动式自动修复智能景观生态浮床,以及与所述移动式自动修复智能景观生态浮床进行无线通信的上位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修复智能景观生态浮床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上位机系统初始化;
B.上位机选择待工作的智能景观生态浮床,并向该智能景观生态浮床的无线传输模块发送数据,然后依据返回数据,判断无线通信是否正常,正常则进入步骤C,否则报警;
C.读取GPS模块的的数据和PLC存储器内的数据;
D.选择操作模式,选择手动模式则进入步骤E,选择自动模式进入步骤F;
E.通过上位机调节动力组件的第一直流电机和第二直流电机转速,从而控制生态浮床的运动方向,使其运动至待测目的地,然后进入步骤H;
F.输入待测目的地的地理坐标;
G.上位机比较当前地理坐标与目的地的坐标,根据算法组态策略,计算电机的转速,然后将控制命令通过无线模块传输至PLC,控制第一直流电机和第二直流电机转速,使生态浮床转向、移动,间隔时间t,GPS模块将新的当前地理坐标反馈给上位机,上位机通过新的地理坐标和目的地地理坐标重新生成控制命令,如此循环直至生态浮床到达待测目的地,然后进入步骤H;
H.监测该区域的浊度、溶解氧和叶绿素A浓度是否超出阈值,超出则进入步骤I;
否则判断任务是否完成,完成则结束,尚未完成则返回步骤B重新选择智能景观生态浮床和目的地;
I.PLC控制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加料阀的开度,向水中注入絮凝剂,注入时间为t2,然后关闭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加料阀,间隔时间t3后返回步骤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修复智能景观生态浮床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H中,所述浊度阈值为50NTU,叶绿素A阈值为5mg/L;所述步骤I中,当浊度为50-100NTU或叶绿素为10-26mg/L时,阀门开度为20;当浊度为150-200NTU或叶绿素为26-64mg/L时,阀门开度为40;当浊度为200-300NTU或叶绿素为64-160mg/L时,阀门开度为60;当浊度为大于300NTU或叶绿素为大于160mg/L时,阀门开度为8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修复智能景观生态浮床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t3为50-7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12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