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静电电泳显示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5180.9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1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胡昌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秉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33/12 | 分类号: | C08L33/12;C08L69/00;C08J5/18;G02F1/167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40003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制备 加热 电泳显示薄膜 防静电 聚甲基丙烯酸酯 双螺杆挤出机 乙烷 吹塑成型 二氯甲烷 激光防护 挤出造粒 聚碳酸酯 四氢呋喃 温度降低 液晶显示 乙酸乙醋 成型机 混合物 透光度 正己烷 乙醇 丙酮 刮痕 拉伸 薄膜 粒子 测试 | ||
1.一种防静电电泳显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方法:
步骤1:将二氯甲烷3-7份、丙酮4-9份、聚碳酸酯11-17份、四氢呋喃1-2份加入反应釜加热温度至150-170摄氏度,保持30分钟以上;步骤2:将乙醇1-3份、聚甲基丙烯酸酯21-23份加入反应釜加热温度至190-230摄氏度;步骤3:将反应釜温度降低至110-150摄氏度,将乙酸乙醋4-11份、正己烷1-2份、三氧乙烷3-5份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后保持15-20分钟;步骤4:将反应釜的温度加热至200-230摄氏度,将反应釜内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粒子经过成型机将产品吹塑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电泳显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方法:步骤1:将二氯甲烷3份、丙酮4份、聚碳酸酯11份、四氢呋喃1份加入反应釜加热温度至150摄氏度,保持30分钟以上;步骤2:将乙醇1份、聚甲基丙烯酸酯21份加入反应釜加热温度至190摄氏度;步骤3:将反应釜温度降低至110摄氏度,将乙酸乙醋4份、正己烷1份、三氧乙烷3份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后保持15分钟;步骤4:将反应釜的温度加热至200摄氏度,将反应釜内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粒子经过成型机将产品吹塑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电泳显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方法:步骤1:将二氯甲烷7份、丙酮9份、聚碳酸酯17份、四氢呋喃2份加入反应釜加热温度至170摄氏度,保持30分钟以上;步骤2:将乙醇3份、聚甲基丙烯酸酯23份加入反应釜加热温度至230摄氏度;步骤3:将反应釜温度降低至150摄氏度,将乙酸乙醋11份、正己烷2份、三氧乙烷5份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后保持20分钟;步骤4:将反应釜的温度加热至230摄氏度,将反应釜内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粒子经过成型机将产品吹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电泳显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下述方法:在加热前,将二氧化硅17-26份、氧化铝3-7份、液体石蜡0.3-0.7份、丙烯酰氯5-11份、环氧基硅烷偶联剂1-2份加入反应釜,将反应釜温度调节至15-35摄氏度并保持25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电泳显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下述方法:在加热前,将二氧化硅17份、氧化铝3份、液体石蜡0.3份、丙烯酰氯5份、环氧基硅烷偶联剂1份加入反应釜,将反应釜温度调节至15摄氏度并保持25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电泳显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下述方法:在加热前,将二氧化硅26份、氧化铝7份、液体石蜡0.7份、丙烯酰氯11份、环氧基硅烷偶联剂2份加入反应釜,将反应釜温度调节至35摄氏度并保持25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电泳显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在加热前还包括下述方法:在反应釜内加入安息香双甲醚3-5份、4-甲基二苯夹酮11-13份、2,4-二乙基硫杂蒽酮3-7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2份、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0.3-0.7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电泳显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在加热前还包括下述方法:在反应釜内加入安息香双甲醚3份、4-甲基二苯夹酮11份、2,4-二乙基硫杂蒽酮3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份、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0.3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电泳显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在加热前还包括下述方法:在反应釜内加入安息香双甲醚5份、4-甲基二苯夹酮13份、2,4-二乙基硫杂蒽酮7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份、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0.7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秉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秉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51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