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灵敏导热空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6579.9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5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山传雷;姜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绿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02 | 分类号: | D01F8/02;D01F8/16;D01F1/10;D01D1/06;D01D5/06;D01D5/14;C09K5/14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武欢欢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敏 导热 空调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灵敏导热空调纤维,所述纤维,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含量为15.1‑17.3%,熔融焓值为35‑40J/g、熔融温度为29‑33℃,结晶焓值为32‑33J/g,结晶温度范围18‑21℃;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纤维,相变材料微胶囊均匀分布在纤维中,并且和纤维的结合牢固,可以避免纤维中的有效物质随着水洗或摩擦而流失;经过试验发现,水洗50次后,相变材料微胶囊的损失率仅为0.1‑0.3%;由纤维制成的织物在后整理工序中无色花和不匀现象。本发明制备的纤维,导热率在0.48‑0.52W/mK,对外界温度的反应迅速、灵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灵敏导热空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纤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空调纤维最早的用途是用于制作宇航服而开发研制的,它最大的特性是能够根据外界的温度,自动的调节衣服的温度,秘密在于这种纤维中存在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相变材料,能够不间断地吸收和释放能量来调节温度,从而能够使得衣服能保持在一个舒适的温度范围内,就好像一个小空调一样,故此得名“空调纤维”。
现有技术中一般将相变材料制备成微胶囊,然后和粘胶纺丝原液共混纺丝制备调温空调纤维,但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的粘胶湿法纺丝,使用强碱强酸,相变材料微胶囊容易被酸碱破坏,造成损失或流失,已破裂未流失彻底的残留相变材料会影响到面料的染整工序,造成色花和功能整理不匀;
(2)相变材料微胶囊和纤维的结合力不强,在水洗和摩擦中,容易流失,使纤维的功能性不能保持持久;
(3)现有技术中制备的调温纤维,对温度的调节性能较差,存在过冷、过热或温度变化幅度小的不足,制成的成品穿着舒适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空调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以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本发明所述纤维的制备方法,相变材料微胶囊流失或损失少,由纤维制成的织物在后整理工序中无色花和不匀现象;
(2)本发明制备的空调纤维,耐水洗、耐磨擦;
(3)本发明制备的空调纤维,对于温度的调节性能好,外界环境温度的感知更敏感、快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调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石墨烯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
A、制备相变材料乳化液
将相变材料加热使其熔融,控制温度为85℃,以1200r/min的速度进行搅拌,然后加入到盛有占总量70%的乳化水中,在均质机5000rpm下剪切2分钟,然后以4.5ml/min的速度滴加剩余的乳化水,在均质机10000rpm下高速剪切3分钟,制备相变材料乳化液。
相变材料与乳化水的质量比为10:26;
所述乳化水,有水和乳化剂混合制成,其中乳化剂、水的质量比为1:24;
所述乳化剂为Tween-80;
所述相变材料,由正十八烷、聚丁二醇、正二十二烷组成,质量比例为5:3:1。
、制备三聚氰胺脲醛树脂囊壁材料
将37%的甲醛溶液投入到反应釜内,搅拌,加入占总量75%的尿素,调节反应体系pH值为4,以2℃/min的速度缓慢升温至78℃反应2小时;加入三聚氰胺,反应45分钟,当预聚体粘度达到20s,调节pH至8.5,然后加入尿素、保温20分钟后降温至50℃,加入淀粉叔氨基烷基醚,搅拌均匀,当降低到35℃时,调节pH到7.5,得到三聚氰胺脲醛树脂囊壁材料。
三聚氰胺与甲醛的质量比例为1: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绿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绿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65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湿排汗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长效广谱抗菌天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