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轮毂模具的脱模机构及其脱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0693.9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5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史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望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5/02 | 分类号: | B21D45/02;B21D53/26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胡思棉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轮毂 模具 脱模 机构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轮毂模具的脱模机构及其脱模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成型轮毂与模具之间粘接过于牢固,如果脱模机构采用不当,容易发生轮毂的损坏,并且也使脱模机构的损坏的问题,以及容易导致脱模机构损坏的问题。本发明一种汽车轮毂模具的脱模机构,包括一下模座;一脱模机构,包括长杆、柱筒和移动座,所述长杆顶端设置有滑轮,所述移动座固定于所述连接长杆的底端;一第一固定板和一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柱筒的上侧和下侧。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很好的避免了成型轮毂的损坏,同时也避免了脱模机构的损坏,具有较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机械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汽车轮毂模具的脱模机构及其脱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人们对产品生产周期的要求越来越短,尤其在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方面,要求现代制造技术不仅要有较高的柔性,还要有更新的、更能满足市场要求迅速变化的生产模式。
现有技术中的模具成型过程中,冲压通常依靠千吨的压力机在模具上直接挤压得到成型件,这样做的好处是成型件密度均匀,表面平滑细致,轮毂壁薄而重量轻,材料强度最高,比铸造方法得到的成型件高三成以上。但是由此也造成了成型件与模具之间粘接过于牢固,如果脱模机构采用不当,容易发生轮毂的损坏,并且也使脱模机构的损坏。本发明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加以改进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成型件与模具之间粘接过于牢固,如果脱模机构采用不当,容易发生轮毂的损坏,并且也使脱模机构的损坏的问题,进而减少或者杜绝轮毂以及脱模机构的损坏。
本发明目的之二为提供一种基于汽车轮毂模具的脱模机构的脱模方法。
为到达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轮毂模具的脱模机构,包括:
一下模座200;
一脱模机构300,包括长杆302、柱筒306和移动座304,所述长杆302顶端设置有滑轮301,所述移动座304固定于所述连接长杆302的底端;
一第一固定板305和一第二固定板308,所述第一固定板305和第二固定板308分别设置于所述柱筒306的上侧和下侧。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设备工作过程中,移动座304在柱筒306内上下移动,进而带动长杆302上下移动,长杆302通过滑轮301对将成型汽车轮毂顶出,通过多个滑轮301将顶出所需的力进行分散,很好的避免了成型轮毂的损坏,进而提高了成型轮毂的质量,同时也避免了脱模机构的损坏,进而延长了脱模机构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移动座304下方设置有油缸307,所述油缸307设置于所述柱筒306内。采用上述技术手段,所述油缸307可带动移动座304上下移动,进而实现了移动座304在柱筒306内上下移动,移动座304带动长杆302上下移动,经过一段时间,滑轮301顶到轮毂100的内壁上,实现在轮毂100内四周分布均匀,并且快速的顶出轮毂100,提高了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柱筒306外壁设有螺旋条;所述螺旋条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05互相啮合,所述第二固定板308固定在所述下模座200底部,所述第二固定板308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05具有相同的形状。采用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啮合的连接方式,使第一固定板305在柱筒306外壁上可转动,从而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实现了第一固定板305的上下调节,使柱筒306容纳在下模座200内,这样使柱筒306完全不会因为油缸307带来的震动而发生偏移,使轮毂100顶出受力不均匀而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望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鑫望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06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