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酯酵母、提取方法及其在红枣蒸馏酒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2646.8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2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曾江桥;鲁梦梅;黄六斌;胡平雄;曾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鼎康酒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C12G3/022;C12G3/024;C12H6/02;C12R1/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6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酵母 提取 方法 及其 红枣 蒸馏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酯酵母及其在红枣蒸馏酒中的应用,其分类命名为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Pichiakudriavzevii)YZ‑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 2017207,使用该产酯酵母所发酵的红枣蒸馏酒,乙酸乙酯含量能达到400mg/100ml以上,使用该产酯酵母调节红枣蒸馏酒中香味的不足,使其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突出的复合香气,让酒体更丰满、柔和、醇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产酯酵母及其在红枣蒸馏酒中的应用,以此来调节红枣发酵蒸馏酒的香味与口感。
背景技术
蒸馏酒是我国传统的蒸馏酒,它是世界七大蒸馏酒之一,无论在其生产技术和产品风格上,均具有独特的地位。蒸馏酒又名烧酒,有些少数名族则称其为阿刺吉酒,意为“再加工”之酒。
中国蒸馏酒发展的真正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蒸馏酒界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辛勤的耕耘,创造了众多的科技成果,并得以应用和推广,一次又一次得推动了中国蒸馏酒的进步与发展。
我国蒸馏酒种类繁多,大多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等粮食发酵蒸馏而得,有著名的五粮液、枝江大曲、茅台、酒鬼酒等,但是以水果发酵蒸馏而得的蒸馏酒在国内市场很少见,特别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枣类所制成的蒸馏酒。众所周知,红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维生素王之美称,具有补血养颜治疗失眠之功效。现在,市场枣类大多以新鲜红枣、干枣、红枣发酵酸奶、红枣糕点等产品出现,而由红枣发酵制成的蒸馏酒确是少之又少,几乎没有可以与以粮食为原料的蒸馏酒相提并论的产品,所以发明一款红枣发酵蒸馏酒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由于红枣中糖类大多是果糖类等单糖物质,淀粉含量较少,所以红枣发酵出来的蒸馏酒口感比较单一。因此,在红枣发酵过程中添加产酯酵母,可以增加红枣发酵蒸馏酒中的风味物质,使得红枣蒸馏酒口感更加丰满,香味更加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产酯酵母,产酯酵母在红枣蒸馏酒中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改善了红枣蒸馏酒的品质,使红枣蒸馏酒的口感更加柔和,醇厚,酒体丰满,香味突出。
本发明提供产酯酵母菌株YZ-1: Pichiakudriavzevii(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其中所述产酯酵母YZ-1于2017年04月24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207。
所述产酯酵母YZ-1的菌落形态为乳白色、圆形,表面光滑湿润,能够利用葡萄糖、阿拉伯糖、麦芽糖、葡萄糖酸、氨基丁酸,能够在12%的乙醇浓度下正常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8-32℃,最适pH值3.5-5.0。
所述的产酯酵母YZ-1的是从鼎康酒业红枣蒸馏酿酒车间使用的酒曲中分离获得,酒曲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浸米:将大米浸泡5h,使大米浸透,滤干备用;
(2)粉碎:分别将大米、米糠碎过40目筛;
(3)制坯:制坯前在培曲盒上撒上一层厚厚的稻壳,然后将米粉、米糠和母曲相混拌匀,用占主原料量50wt%的纯净水搅拌均匀,制坯;
(4)培养:培曲第1-2天,室内温度保持在30-32℃,室内相对湿度在85-90%;培曲第3-4天,室内温度保持在28-30℃;培曲第5-6天,室内温度保持在32-34℃,得到曲坯;
(5)烘曲:曲胚入室培养5-6天后,降至室温24小时后,即可出曲,将其移至于40℃烘干箱中烘干;
(6)储存:可用麻袋包装,防止曲块吸潮。
以上酒曲制备过程中大米和米糠的重量比为2:1。
将本发明产酯酵母应用于红枣蒸馏酒中,采用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鼎康酒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鼎康酒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26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