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薯SPVD病毒重组双CP融合蛋白、由其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4909.9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3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隋炯明;郭宝太;王晶珊;李恩广;王霞;郑春花;赵春梅;乔利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70;C07K16/10;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贾文健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薯 制备 多克隆抗体 融合蛋白 病毒 矮化 检测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融合蛋白免疫 生物技术领域 重组表达载体 表达菌株 片段构建 诱导表达 抗血清 羽状 应用 融合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薯SPVD病毒重组双CP融合蛋白、由其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甘薯SPVD病毒重组双CP融合蛋白,是由甘薯褪绿矮化病毒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CP基因的融合片段构建到重组表达载体,转化表达菌株,诱导表达得到。并将制备的甘薯SPVD病毒重组双CP融合蛋白免疫兔,获得的抗血清即为甘薯SPVD病毒重组双CP多克隆抗体。本发明通过制备甘薯SPVD病毒重组双CP多克隆抗体,可同时检测甘薯褪绿矮化病毒和羽状斑驳病毒,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薯SPVD病毒重组双CP融合蛋白、由其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作物。病毒病是甘薯上的重要病害,是导致甘薯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和种性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长期的无性繁殖,病毒可通过薯块和秧苗传播,同时对甘薯病毒缺乏有效的化学防治方法,甘薯病毒病成为困扰甘薯产业发展的难题。
目前已报道侵染甘薯的病毒有30余种,其中由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协生共侵染引起的甘薯病毒病(Sweetpotato virus disease,SPVD)是甘薯上最严重的病毒病之一。感染SPVD后,甘薯表现叶片扭曲、畸形、褪绿、明脉以及植株矮化等症状,产量损失可达70%以上,甚至绝收。2009年,我国首次发现SPVD病毒,短短几年时间在我国三大薯区均有SPVD发生,并且迅速蔓延。2014年SPVD和卷叶病毒在甘薯生产上大爆发,山东、河南、江西、湖北、重庆、安徽等地的上万亩甘薯田发病严重,发病田块产量损失达60%~80%。我国甘薯上的SPCSV存在东非和西非2个株系,其中西非株系分布范围更广,为我国的优势株系。
目前对甘薯病毒尚无有效的化学防治方法,采用茎尖组织培养,结合病毒检测技术以及利用无病毒种植材料,能有效地恢复品种优良种性、增强抗性、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延长种薯的服务期限,增产幅度达20%~40%。但培养的脱毒苗需要进行病毒检测,才能服务于农户。目前,脱毒苗病毒检测的常用方法是ELISA法,有些研究组也制备了单种病毒重组 CP多克隆抗体,这种方法只用于单种病毒的检测,成本高,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薯SPVD病毒重组双CP融合蛋白以及由其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同时用于两种病毒的ELISA检测,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验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甘薯SPVD病毒重组双CP融合蛋白,是由甘薯褪绿矮化病毒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CP基因的融合片段构建到重组表达载体,转化表达菌株,诱导表达得到。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甘薯褪绿矮化病毒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CP基因的融合片段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融合蛋白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甘薯SPVD病毒重组双CP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在甘薯褪绿矮化病毒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CP基因的融合片段两端分别加上Nde Ⅰ和HindⅢ的酶切接头,酶切后,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得到重组表达载体;
(2)转化表达菌株: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
(3)诱导表达:挑取(2)中阳性克隆,诱导表达融合蛋白;
(4)融合蛋白纯化: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诱导表达条件为:IPTG添加终浓度为0.5mM,诱导温度20℃,转速220rpm,诱导过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49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