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异性识别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10蛋白的核酸适配体及其筛选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7682.3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4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秋;王锡民;廖瑾;周益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新国大研究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115 | 分类号: | C12N15/115;C12Q1/6811;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李渤;郭广迅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异性 识别 水稻 黑条矮缩 病毒 p10 蛋白 核酸 适配体 及其 筛选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异性识别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10蛋白的核酸适配体及其筛选方法和用途。本发明通过一种快速有效的DNA核酸适配体筛选方法,获得了特异性识别水稻矮缩病毒p10蛋白的核酸适配体及其用途。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减少筛选轮数,缩短筛选时间,能够去除结合到载体上的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能够筛选出高亲和力核酸适配体,特别是DNA核酸适配体,能够调整多个参数逐步增加筛选过程的严格程度,能够监控核酸适配体的多样性程度和各链丰度。基于特异性结合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10蛋白的核酸适配体可以简易快捷地进行病毒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快速有效的DNA核酸适配体筛选方法、一种特异性识别水稻矮缩病毒p10蛋白的核酸适配体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为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成员,由介体昆虫灰飞虱传播,广泛侵染水稻、玉米、小麦、大麦、高粱、燕麦等禾本科植物,在水稻中引起水稻黑条矮缩病,在玉米中引起玉米粗缩病。水稻在被RBSDV侵染后表现出矮缩、叶色加深、叶脉出现瘤状凸起等症状。RBSDV在水稻和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幼苗期侵染直接导致植株不能抽穗,水稻分蘖期感染RBSDV,虽能抽穗但往往形成包穗,难以结实。近年来RBSDV引起的病毒病对我国的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针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鉴定,目前主要的方法为蛋白质印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免疫荧光标记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电镜观察法。前三种方法均基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编码的蛋白的特异性抗体。然而抗体的制备步骤繁琐,需要使用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注射小鼠腹水,因此抗体不同的批次间存在差异,带来了检测质量的不稳定,存在检测准确度易变化等问题。此外,抗体的检测技术还存在对抗体的保存要求高,样品前处理步骤复杂,病毒检测依赖诸多实验室设备等不便利因素。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电镜观察法对设备的要求更高,样品前处理的步骤更为复杂。基于以上情况,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检测目前无法实现在采样当地进行快速检测,而需要将样品运送至各省市的农业科学研究院或植物保护站进行,导致效率较低,且结果滞后,不利于病害的及时监测。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粒子结构为正二十面体,由双层病毒衣壳构成。由病毒S10基因编码的p10蛋白为该病毒外壳蛋白的主要结构组份,是检测病毒粒子的最优靶分子。
核酸适配体作为一种合成的短单链寡核苷酸,主要分为DNA核酸适配体和RNA核酸适配体。核酸适配体通过自身折叠形成茎环、假结、G4链体等空间结构,经过指数富集的配体进化系统(SELEX)筛选后,可以高亲和力、高特异性地识别靶标分子,近年来成为抗体替代分子的首选。核酸适配体具有多种特性使它优于单克隆抗体。例如,核酸适配体通常分子质量较小(8-25kDa),具有较小的空间位阻,所以可以快速穿透阻碍并定位到靶物质。另外,核酸适配体绝大多数没有免疫原性,化学性质稳定,易于合成和修饰,可被开发成为廉价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当前核酸适配体作为新一类分子被广泛用于检测、诊断、药物开发和治疗中,具有极大的科研开发潜力和商业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新国大研究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新国大研究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76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CBCT系统机械校正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农用机械分拣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