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跳线电气间隙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8754.6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2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屹;浦石;杜娜娜;滕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拓维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60 | 分类号: | G06T7/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董文倩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跳线 电气 间隙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跳线电气间隙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输电线路的跳线类型按照预定顺序设置跳线端点;将相邻的两个跳线端点确定为一个区间,并根据预先采集的跳线的点云数据提取每个区间内的跳线点云数据;根据所述每个区间内的跳线点云数据确定所述每个区间内的最大弧垂,确定所述每个区间内的最大弧垂对应跳线上的弧垂点;根据所述弧垂点与预先采集的跳线的点云数据、杆塔的点云数据确定跳线的电气间隙,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输电线路跳线的电器间隙测量方式存在准确性低、安全性差、效率低等问题,提高了测量的安全性、准确度和测量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电线路跳线电气间隙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量测输电线路跳线电气间隙的主要方法包括:对于未通电设备,采用人工携带测量设备(测距仪、测量杆等)攀爬到杆塔上进行测量;在杆塔下方设立全站仪等设备进行测量;在弧垂点安装传感器,在跳线挂点安置传感器接收器,通过接收到的电流或电压的转换计算弧垂。相关技术中的测量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准确性低:单点量测数据,根据几何原理上推算的目标点测量,未对其他位置测量;
安全性低:测量人员攀爬杆塔,有出现人身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量测效率低:在一个位置设置仪器,不能将目标杆塔的所有数据都量测出;
无法量测性:在杆塔周围没有可设置量测设备的位置时,无法测量跳线电气间隙。
针对相关技术中输电线路跳线的电器间隙测量方式存在准确性低、安全性差、效率低等问题,尚未提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跳线电气间隙确定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输电线路跳线的电器间隙测量方式存在准确性低、安全性差、效率低等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跳线电气间隙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输电线路的跳线类型按照预定顺序设置跳线端点;
将相邻的两个跳线端点确定为一个区间,并根据预先采集的跳线的点云数据提取每个区间内的跳线点云数据;
根据所述每个区间内的跳线点云数据确定所述每个区间内的最大弧垂,确定所述每个区间内的最大弧垂对应跳线上的弧垂点;
根据所述弧垂点与预先采集的跳线的点云数据、杆塔的点云数据确定跳线的电气间隙。
可选地,所述将相邻的两个跳线端点确定为一个区间,并根据预先采集的跳线的点云数据提取每个区间内的跳线点云数据包括:
分别确定经过相邻的所述两个跳线端点、以所述两个跳线端点连线方向为法向的两个平面;
分别计算所述跳线的点云数据到所述两个平面的距离;
确定所述跳线的点云数据中到所述两个平面的距离均小于所述两个跳线端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的点云数据,即所述点云数据在所述两个跳线端点对应的区间内;
分别提取所述每个区间内的所述跳线点云数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每个区间内的跳线点云数据确定所述每个区间内的最大弧垂,确定所述每个区间内的最大弧垂对应跳线上的弧垂点包括:
分别确定相邻的所述两个跳线端点所在直线;
确定经过所述直线的竖直平面;
将每个区间内跳线上所有的点投影到对应的所述竖直平面;
计算投影点到所述两个跳线端点之间的线段的竖直距离;
确定所述竖直距离中的最大值为所述最大弧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拓维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拓维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8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