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履带底盘前端左右摆动绞吸式清淤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9451.6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7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施战军;朱守义;陈典章;谢加权;纪国晋;熊新宇;张思佳;涂茜敏;邓小磊;向守正;赵峰;陈智海;韩家望;王锦宁;周世杰;刘建魁;杜开荣;张良华;温世亿;吕玉峰;高森;刘杰;孙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3/90;E02F3/9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杨志兵 |
地址: | 443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 底盘 前端 左右 摆动 绞吸式 清淤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履带底盘前端左右摆动绞吸式清淤机器人,采用履带底盘行进和左右摆动绞吸的方式,能够适应渠道淤积和涵洞淤塞等不同环境,实现无害化连续移动快速清淤。包括:平台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平台框架上的履带底盘、左右摆动绞吸机构、清淤机构、泵送机构和控制单元;所述履带底盘作为所述清淤机器人的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平台框架底部;所述履带底盘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行走;左右摆动绞吸机构和清淤机构为清淤机器人的执行部分。泵送机构与设置在所述罩体顶部的吸泥砂管相连,泵送机构用于将绞吸头绞吸的淤泥泵送到设定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清淤机器人。
背景技术
由于国内很多明渠的总干渠投入运行以来,沿线用水户依赖程度逐渐加深,供水保证率要求高,在今后的运行中,明渠的总干渠输水的希望值是不间断供水。然而,与其他明渠一样,这些明渠总干渠在其运行期间,不可避免在输水渠道及与之交叉的排洪建筑物内形成大量的淤积物,影响供水及危及总干渠安全。为保证不间断供水及总干渠安全,并减轻清淤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有必要研究一种水下清淤机器人。
结合明渠总干渠运行要求及现场条件,水下清淤机器人应能适应渠道淤积和涵洞淤塞等不同环境,淤积物清理等功能,实现无害化连续可移动快速清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履带底盘前端左右摆动绞吸式清淤机器人,能够实现水下无害化连续移动快速清淤。
所述的履带底盘前端左右摆动绞吸式清淤机器人包括:平台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平台框架上的履带底盘、左右摆动绞吸机构、清淤机构、泵送机构和控制单元;
所述履带底盘作为所述清淤机器人的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平台框架底部;所述履带底盘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行走;
所述左右摆动绞吸机构设置在所述平台框架前端,包括:旋转底座、安装座、伸缩臂和绞吸头;所述旋转底座设置在所述平台框架上,用于带动左右摆动绞吸机构在设定角度范围内左右摆动;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旋转底座上,所述伸缩臂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销接,另一端连接绞吸头;所述绞吸头包括:罩体、螺旋绞吸头和马达B;所述罩体为底部开口,左右两边均设置有缺口的空心结构,所述螺旋绞吸头设置在所述罩体内部,所述螺旋绞吸头在固定在所述马达B的驱动下绕竖直方向转动;所述马达B固定在所述罩体上;
所述泵送机构与设置在所述罩体顶部的吸泥砂管相连,所述泵送机构用于将所述绞吸头搅吸的淤泥泵送到设定位置;
所述清淤机构包括:机械臂和收集筐,通过所述左右摆动绞吸机构进行清淤前,从所述安装座上拆除伸缩臂和绞吸头,在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机械臂;所述收集筐设置在所述平台框架顶部;所述机械臂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在设定位置完成拾取动作,并将拾取物放入所述收集筐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撞导向装置,所述防撞导向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平台框架左右两侧的防撞轮组,每侧的防撞轮组包括两个以上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的防撞轮,所述防撞轮的轴线沿竖直方向。
进一步的:还包括视觉单元,所述视觉单元用于实时获取清淤机器人所在环境的图像,并通过光电复合电缆传输至地面的上位机。所述视觉单元包括:前置声纳、前置照明/摄像单元、后置前照明/摄像单元和后置后照明/摄像单元;其中所述前置声纳设置在平台框架前端中部,在所述平台框架上前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镜头朝向前方的前置照明/摄像单元,在所述平台框架后端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镜头朝向前方的后置前照明/摄像单元和镜头朝向后方的后置后照明/摄像单元。
有益效果:
(1)该清淤机器人采用履带底盘行进和左右摆动绞吸的方式,能够适应渠道淤积和涵洞淤塞等不同环境,实现无害化连续移动快速清淤。采用左右摆动绞吸机构进行淤泥的收集和泵送,完成清淤工作,清淤效果好;绞吸收集淤泥,扰动小,不造成二级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94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