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解牦牛肉中N-羟乙酰神经唾液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60613.8 | 申请日: | 2018-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9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吴韬;吴胜勇;李伟丽;任艳娇;王庆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5/20 | 分类号: | A23L5/20;A23L13/10;A23L13/4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汇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4 | 代理人: | 韩晓银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牦牛 乙酰 神经 唾液酸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牦牛肉中N‑羟乙酰神经唾液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真空包装后的牦牛肉经液态高静压压制处理以改良肉质,使牦牛肉肌细胞中结合态的N‑羟乙酰神经唾液酸转化为游离态N‑羟乙酰神经唾液酸;配制酶解液;采用酶解液浸泡液态高静压处理过的牦牛肉;降解得到N‑羟乙酰神经唾液酸。该方法采用高静压技术、β‑半乳糖苷酶技术和氯化钙共同作用,降解效果明显,加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肉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降解牦牛肉中N-羟乙酰神经唾液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牦牛是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高原地区的特色畜种,是唯一能在青藏高原的高寒牧区繁衍的牛亚科动物。它具有抗病力强、抗逆性强、耐粗放饲养等优点。牦牛肉低脂肪,高蛋白,风味独特,是广受青睐的绿色天然食品原料。
唾液酸是一类神经氨酸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组织及少数微生物中。唾液酸种类有50多种,牦牛肉中通常含有一种特殊的唾液酸成分:N-羟乙酰神经氨酸(Neu5Gc)。人体本身不含有Neu5Gc,当人类食用牦牛肉以后,牦牛肉中的Neu5Gc会进入人体,进而引发人体产生Neu5Gc的抗体,引起人体抗原反应和炎症,甚至可能会引发癌症。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降低牦牛肉中Neu5Gc含量的前处理工艺,对于降低肉制品的食品安全风险,提升相关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特色高原特色畜牧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β-半乳糖苷酶是一种商业化的食品用酶,可以水解含有半乳糖苷酶的物质,红肉中的Neu5Gc主要与半乳糖连接。已有研究表明,说明β-半乳糖苷酶对猪肉中Neu5Gc解离效果良好,但是对于牛肉中Neu5Gc解离效果较差,可能是由于牛肉中的Neu5Gc主要与蛋白结合,具有较大的空间阻力,不利于酶完全发挥其作用
液态高静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食品加工技术。在较低温度下,通过静水高压来实现灭菌、灭酶、物理改性等加工目的。该技术不仅能很好保持原料的色泽风味和营养物质,还能够改善肉质。
综上所述,目前采用β-半乳糖苷酶降解牛肉中的Neu5Gc效果并不理想,而利用液态高静压技术结合酶技术,降解牛肉中的Neu5Gc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解牦牛肉中Neu5Gc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高静压技术、β-半乳糖苷酶技术和氯化钙共同作用,效果明显,加工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牦牛肉中Neu5Gc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液态高静压处理:将真空包装后的牦牛肉经液态高静压压制处理以改良肉质,使牦牛肉肌细胞中结合态的N-羟乙酰神经唾液酸转化为游离态N-羟乙酰神经唾液酸;
步骤2、配制酶解液;
步骤3、采用步骤2制备得到的酶解液浸泡步骤1液态高静压处理过的牦牛肉;降解游离态N-羟乙酰神经唾液酸。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液态高静压压制处理压力为120MPa-500MPa,液态高静压压制处理时间为10-20min,液态高静压压制处理温度为2-6℃。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配制酶解液具体为:按每升水加入18-22万国际单位的β-半乳糖苷酶,1.0-2.0g氯化钙,混合溶解,制备得到酶解液。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浸泡时间为1.5-2.5h。
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酶解液与液态高静压处理过的牦牛肉的体积质量比(L/kg)为:1:1-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06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柿子快速脱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壳贝类中重金属镉脱除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