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计费装置、具有该装置的充电系统及自动计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63726.3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7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泰雨;郑胜勉;申真喆;禹夏永;高圭范;崔益准;辛德根;刘在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7F15/00 | 分类号: | G07F15/00;G06Q20/14;G06Q30/02;G06Q5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陈鹏;李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计费 装置 具有 充电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计费装置、具有该装置的充电系统及自动计费方法。自动计费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在充电站提供车辆充电服务,确定车辆在充电完成后无人值守,并且基于无人值守时间执行计费。该装置还包括存储装置,其存储在执行计费时由处理器获得的数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0月15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8-0122832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对在充电站中被留下无人值守的车辆自动计费的装置、具有该装置的系统及其方法。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区分充电站中在充电之后留下的车辆并对该车辆的留下时间段计费的技术。
背景技术
大多数充电站设有共用充电器,其被操作以供许多人使用。由于每次每个充电器只能对一辆车充电,所以在充电车辆的充电完成之前,充电器不能被其他车辆使用。为了使用充电器,必须先移动充电后的车辆,然后才能为后续车辆充电。在这种情况下,在移除充电站连接器之后,后续车辆的用户将充电站连接器连接到后续车辆以进行充电。然而,一些车辆在车辆插入口处具有插入口锁定设备,其阻止充电站连接器在充电完成后被拉出。因此,其他车辆可能无法使用充电器。
随着电动车辆变得越来越普遍,使用公共充电站的用户数量正在增加。随着充电站使用率的增加,相应的等待时间也逐渐增加。因此,当充电后的车辆甚至在充电完成后没有移动而没有与连接器分离时,因为后续车辆可能无法在充电站充电,因此效率会降低。
发明内容
已经做出本公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而现有技术所实现的优点保持不变。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对在充电站中被留下无人值守的车辆自动计费的装置、具有该装置的系统及其方法。该装置、系统和方法能够通过确定在充电完成后车辆被留下无人值守的时间来自动收取费用,并且当车辆在充电后被留下无人值守时,确定车辆是否应该被收取罚款,从而引导充电后的车辆离开充电站。
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中将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提及的任何其他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自动计费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在充电站提供车辆充电服务,确定车辆在充电完成后无人值守,并且基于无人值守时间执行计费。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其存储在执行计费时由处理器获得的数据。
自动充电装置还可包括电压传感器,其感测施加到充电站连接器的电压信号的电压电平。
处理器可以基于由电压传感器感测的电压信号的电压电平的变化来确定车辆插入口与充电站连接器是否耦接。
处理器可以:当由电压传感器感测到的电压信号的电压电平为第一电平时,确定车辆插入口与充电站连接器未耦接;当电压信号的电压电平为低于第一电平的第二电平时,确定车辆插入口与充电站连接器已耦接;当电压信号的电压电平为低于第二电平的第三电平时,确定车辆插入口与充电站连接器处于充电状态;当电压信号的电压电平增加到第二电平时,确定充电完成但车辆插入口与充电站连接器仍耦接;以及当电压信号的电压电平增加到第一电平时,确定充电完成并且车辆插入口与充电站连接器分离。
处理器可以通过计数在车辆的充电完成后从车辆插入口与充电站连接器连续耦接的时间开始的车辆插入口与充电站连接器的连接保持时间,来计算无人值守时间。
处理器可以基于无人值守时间对停车费进行计费。
处理器可基于无人值守时间确定已完成充电的车辆是否是要被收取罚款的对象。
当无人值守时间超过指定时间时,处理器可以确定已完成充电的车辆是要被收取罚款的对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37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