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I智能无人驾驶仿生自获动力隐形察打一体潜艇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465875.3 申请日: 2018-12-03
公开(公告)号: CN109552582A 公开(公告)日: 2019-04-02
发明(设计)人: 岳涌强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艾达方武器装备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B63G8/00 分类号: B63G8/00;B63G8/08
代理公司: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代理人: 朱健;张迪
地址: 100089 北京市海淀***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潜艇 深海 高分子材料 无人驾驶 海水 移动 储存 机械噪音 能量储存 攻击 智能 海洋生物 非对称 上浮 水中 喷射 近海 鱼类 大海 透明 武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AI智能无人驾驶仿生自获动力隐形察打一体潜艇,本潜艇像海洋生物一样,从大海中获取能量,能够利用海水的波动能来获得能量储存,利用储存的能量推动潜艇移动,实现自获动力;本潜艇采用仿生学设计,就像深海的鱼类一样不怕深海巨大压力,实现极限深潜;本潜艇可以在深潜时获取深海的压力,并把它储存起来,在上浮时用来推动潜艇移动;本潜艇利用喷射海水来推动潜艇移动,没有任何机械噪音;本潜艇利用高分子材料透明或近海水颜色的特点,实现水中隐形;本潜艇利用高分子材料在海水中非常耐用的特点实现长期潜伏深海的目的。本潜艇大量同时发起攻击,可以全歼敌方舰队,而让其不知攻击来源,属于非对称武器,我方没有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航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AI智能无人驾驶仿生自获动力隐形察打一体潜艇。

背景技术

潜艇或称潜水船,是能够在水下运行的舰艇。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作业时间数小时的小型民用潜水探测器,大至可装载数百人、连续潜航3、6个月的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按体积可分为大型(主要为军用)、中型或小型(袖珍潜艇、潜水器)和水下自动机械装置等。潜艇也是较早期就有的匿踪载具。

大型潜艇多为圆柱形,船中部通常设立一个垂直结构(舰桥),早期称为“指挥塔”,内有通讯、感应器、潜望镜和控制设备等。如今的深海潜艇或专业潜艇上已无此设计。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潜艇得到广泛运用,担任许多大国海军的重要位置,其功能包括攻击敌人军舰或潜艇、近岸保护、突破封锁、侦察和掩饰特种部队行动等。潜艇也被用于非军事用途,如海洋科学研究、抢救财物、勘探开采、科学侦测、维护设备、搜索援救、海底电缆维修、水下旅游观光、学术调查等,超级富豪甚至用为海下移动豪宅。

潜艇是公认的战略性武器(尤其是在裁军或扩军谈判中),其研发需要高度和全面的工业能力,目前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自行设计和生产。

潜艇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能利用水层掩护进行隐蔽活动和对敌方实施突然袭击;有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作战半径,可远离基地,在较长时间和较大海洋区域以至深入敌方海区独立作战,有较强的突击威力;能在水下发射导弹、鱼雷和布设水雷,攻击海上和陆上目标。

潜艇配套设备多样,技术要求高,全世界能够自行研制并生产潜艇的国家不多。潜艇自卫能力差,缺少有效的对空观测手段和对空防御武器;水下通信联络较困难,不易实现双向、及时、远距离的通信;探测设备作用距离较近,观察范围受限,容易受环境影响,掌握敌方情况比较困难;常规动力潜艇水下航速较低,水下高速航行时续航力极为有限,充电时须处于通气管航行状态,易于暴露;常规潜艇的自持力一般在45天左右,核潜艇最高纪录可以达到90天。现代潜艇下潜深度一般在400到600米,很少达到一千米以下,这是因为深海压力极大,潜艇结构和金属材料都无法承受,都是潜艇发展的技术瓶颈。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艾达方武器装备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艾达方武器装备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58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