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桩充放电控制方法及充放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69533.9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1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萍;任云英;吴冬;田振清;汪宁;宋波;景琦;李守业;张增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平高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00 | 分类号: | B60L53/00;B60L53/53;B60L53/50;B60L53/6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300304 天津市东丽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放电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桩充放电控制方法及充放电系统,该方法包括:检测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若电动汽车有充电需求,则检测储能电源的电量状态;若储能电源的电量状态大于设定电量阈值,则储能电源将电能输出给电动汽车,为电动汽车充电;若储能电源的电量状态不大于设定电量阈值,则电网将电能输出给电动汽车,为电动汽车充电;若电动汽车没有充电需求,则根据电网是否处于峰电期相应控制电网与储能电源之间的电能流向。在本发明中,当电动汽车有充电需求时,优先采用储能电源给电动汽车充电,只有在储能电源的电量不充足的情况下,才采用电网给电动汽车充电,在保证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储能电源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桩充放电控制方法及充放电系统,属于电力电子技术和储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对能源紧张与环境问题的日趋关注,电动汽车的发展成为热点,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更是形势大好。发展电动汽车,必然离不开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快速充电是解决电动汽车续航问题的方法,是未来大力发展的方向,但是快充负荷将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安全稳定运行。
在有些地区,由于充电桩的投资与建设日益增多,但大部分充电桩长期处于空闲状态,导致充电桩存在分布广和利用率低的问题。而在一些区民区内,充电桩的数目却明显不能够满足较多电动汽车的充电需要,且由于普通的充电桩多为单向充电模式,这就要求在小区内增加充电桩的数量,不仅需要增加配电设备容量,会涉及复杂的工程改造问题,也会导致电网负荷谷差增大,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因此,如何在保证电网电能质量不受充电负荷接入影响的情况下,合理使用充电桩,并提高充电桩的利用效率,已成为智能快速充电桩设计首先考虑的问题。
申请公布号为CN10814628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固定式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采用电网电源给用电设备和储能电池供电;当电路系统故障后,采用储能电池给用电设备供电。但是,由于该固定式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只有在电网故障的情况下,才由储能电池向用电设备也就是电动汽车充电,而电网故障的可能性较低,这样就导致作为储能电源的储能电池的利用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桩充放电控制方法及充放电系统,用以解决储能电源的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充放电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若电动汽车有充电需求,则检测储能电源的电量状态;若储能电源的电量状态大于设定电量阈值,则储能电源将电能输出给电动汽车,为电动汽车充电;若储能电源的电量状态小于或者等于设定电量阈值,则电网将电能输出给电动汽车,为电动汽车充电;
若电动汽车没有充电需求,则根据电网是否处于峰电期相应控制电网与储能电源之间的电能流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若储能电源的电量状态大于设定电量阈值,也就是储能电源的电量充足,则直接采用储能电源给电动汽车充电,只有在储能电源的电量不充足的情况下,才采用电网给电动汽车充电,在保证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储能电源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电网波动,提高电能质量,所述根据电网是否处于峰电期相应控制电网与储能电源之间的电能流向包括:若电网处于峰电期,则检测储能电源的电量状态:若储能电源的电量状态大于设定电量阈值,则储能电源将电能输出给电网。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储能电源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输出电能,若储能电源的电量状态小于或者等于设定电量阈值,则不动作。
进一步的,为了在电网电能充足的情况下,保证储能电源的电量,所述根据电网是否处于峰电期相应控制电网与储能电源之间的电能流向包括:若电网不处于峰电期,则检测储能电源的电量状态:若储能电源的电量状态小于或者等于设定电量阈值,则电网将电能输出给储能电源,为储能电源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平高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平高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95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基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下一篇:光学组件、照明和/或信号装置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