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9889.2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7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曾尚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威导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F01N3/022;F01N13/08;F01N3/10;F01N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尾气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三元催化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底端左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温差电机。本发明通过温差电机产生的电能通过导线输送至蓄电池内存储,为水泵和冷凝器的正常工作提供电力,通过水箱内腔的冷水可以对高温尾气进行降温,防止汽车排放出的高温尾气烫伤行人,保证了行人的安全,通过过滤网可以对液体中的悬浮颗粒进行过滤,经过滤降温后的气体通过第二输气管输送至三元催化器的内腔,经过净化后排放至空气中,本装置可以利用尾气中的余热产生电能存储,为过滤降温尾气提供电力,净化尾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节能环保和经济性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排放的废气主要由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组成,它们在空气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在太阳光线的作用下,氮气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会起反应,生成含有二氧化氮和臭氧的光化学烟雾,被人体吸入后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碳氢化物进入大气后会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破坏,另外汽车油料燃烧的能量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其中40%随着尾气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而目前市面上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大多是将汽车尾气做简单净化处理而没有回收尾气中的余热,这些尾气处理装置虽然能将大部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除去,但简单处理后的汽车尾气温度还很高,排放到环境中不仅造成能源浪费,经济性低,而且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高温尾气排放会存在烫伤人的事故发生,危害人体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三元催化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底端左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温差电机,所述温差电机的左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出第一壳体的内腔,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底端中心位置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端左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温差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温差电机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进水箱的底端,所述水箱的内腔右侧顶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顶端延伸出水箱的内腔端设置有箱盖,所述水箱的内腔底端右侧设置有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的右侧延伸出水箱的内腔且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右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右侧设置有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二输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顶端设置有第三输水管,所述第三输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左侧设置有第四输水管,所述第四输水管的底端延伸进水箱的内腔,所述水箱的内腔右侧顶端设置有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的右侧延伸出水箱和第一壳体的内腔且与三元催化器的左侧相螺接,所述三元催化器的右侧设置有出气管。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右侧与第二输水管的左侧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水泵和冷凝器均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气管位于第二输水管的前侧。
优选的,所述的内腔的液体体积占的内腔总体积的三分之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尾气处理装置,通过温差电机产生的电能通过导线输送至蓄电池内存储,为水泵和冷凝器的正常工作提供电力,通过水箱内腔的冷水可以对高温尾气进行降温,防止汽车排放出的高温尾气烫伤行人,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尾气经过冷水后对尾气中的固体悬浮颗粒进行过滤,防止排放至空气中对人体造成危害,污染环境,通过过滤网可以对液体中的悬浮颗粒进行过滤,防止对水泵和冷凝器造成该损坏,经过滤降温后的气体通过第二输气管输送至三元催化器的内腔,经过净化后排放至空气中,本装置可以利用尾气中的余热产生电能存储,为过滤降温尾气提供电力,净化尾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节能环保和经济性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壳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威导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威导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98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