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微通道冷凝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2390.7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9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沈平;梁立兴;黄乃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安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嘉和达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40 | 分类号: | F28F1/40;B21D5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谭月萍;黄启行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管 隔槽 后片体 前片体 微通道 多孔微通道 间隔均匀 焊缝 活动端 折叠 交错设置 片体 弯折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孔微通道冷凝管,包括前片体、后片体和高频焊缝,所述前片体和后片体为一块片体弯折而成,所述前片体的活动端通过高频焊缝与后片体的活动端连接;所述前片体上间隔均匀设有多个由前片体向冷凝管内折叠而成的上隔槽,所述后片体上间隔均匀设有多个由后片体向冷凝管内折叠而成的下隔槽,所述上隔槽和下隔槽交错设置,每相邻的两个上隔槽和下隔槽之间在冷凝管内形成一条微通道,所述冷凝管内设有4‑20条微通道,且微通道的水平宽度为0.40‑2.00m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微通道冷凝管。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水冷式器使用的冷凝管一般为单通道式冷凝管,冷凝管之间间隔排列形成一排或多排组成散热器芯体。由于冷凝管之间的间隔较多,特别是多排的散热器芯体,使散热器芯体体积加大,制造工艺复杂,散热效果差,而且该结构的芯体强度差,抗震性能低,耗材高,占用空间大,从整体上降低了散热器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微通道冷凝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多孔微通道冷凝管,包括前片体、后片体和高频焊缝,所述前片体和后片体为一块片体弯折而成,所述前片体的活动端通过高频焊缝与后片体的活动端连接,且所述高频焊缝位于所述冷凝管的侧边;所述前片体上间隔均匀设有多个由前片体向冷凝管内折叠而成的上隔槽,所述后片体上间隔均匀设有多个由后片体向冷凝管内折叠而成的下隔槽,所述上隔槽和下隔槽交错设置,每相邻的两个上隔槽和下隔槽之间在冷凝管内形成一条微通道,所述冷凝管内设有5-20条微通道,且微通道的水平宽度为0.40-2.00mm。
优选地,所述上隔槽至少设有2个,所述下隔槽至少设有2个,所述上隔槽和下隔槽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每条微通道的水平宽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冷凝管最左侧的微通道的左侧壁与冷凝管左端的最大水平距离均不超过1.20mm;所述冷凝管最右侧的微通道的右侧壁与冷凝管右端的最大水平距离均不超过1.20mm。
优选地,所述多孔微通道冷凝管的宽度为8.00-20.00mm。
优选地,所述上隔槽的最低点可与后片体贴合,所述下隔槽的最高点可与前片体贴合,且贴合后冷凝管的厚度为1.00-10.00mm;
或,
所述上隔槽的最低点可与后片体焊接固定,所述下隔槽的最高点可与前片体焊接固定,且焊接固定后冷凝管的厚度为1.00-10.00mm。
优选地,所述多孔微通道冷凝管的材质为铝合金。
优选地,所述上隔槽为前片体向冷凝管内折叠形成的线型,所述下隔槽为后片体向冷凝管内折叠形成的线型;所述上隔槽和下隔槽的折叠位置的外侧均为圆角,所述每个上隔槽或下隔槽折叠处的相对两个圆角与水平线形成一个三角区域。
优选地,所述上隔槽和下隔槽的厚度为0.398-0.4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安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嘉和达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市安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嘉和达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23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孔内翅片冷凝管
- 下一篇:一种空调用多节式冷热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