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密加工车刀用高强度合金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4728.2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6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蒋能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城久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C22C21/10;C22F1/0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刀 高强度合金 精密加工 制备 热等静压 合金力学性能 导热性能 断裂韧性 合金表面 合金加工 合金结构 宏观偏析 烧结过程 时效处理 硝酸退锌 组织细化 烧结 研磨 高硬度 氢破碎 氧化膜 熔炼 固溶 铝粉 镁粉 锰粉 碳粉 铜粉 退锌 锌粉 钛粉 锆粉 合金 压制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密加工车刀用高强度合金的制备方法。该种精密加工车刀用高强度合金的制备方法采用锌粉、铜粉、钛粉、锆粉、镁粉、锰粉、碳粉、铝粉在组分含量的科学配合作用下,经过熔炼、速凝、氢破碎、研磨、压制、烧结、退锌、热等静压、固溶、时效处理后得到的合金结构均匀、组织细化、无宏观偏析,具有高强度、高硬度,断裂韧性好,导热性能优异。烧结过程之后使用硝酸退锌,可退除多与的锌外,还可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有助于提升热等静压效果,进而提升合金致密度,提升合金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密加工车刀用高强度合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其由数控装置发出控制信号,控制车床的动作,按照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车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车床,代表了现代车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数控车床通过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车刀在切削时直接和工件相接触,承受很大的切削压力和冲击,并受到工件的剧烈摩擦,产生很高的切削温度。即车刀切削部分是在高温、高压及剧烈摩擦的恶劣条件下工作。因此,车刀切削部分材料应具备高硬度、高强度和韧性,以及较好的耐磨、耐热、导热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加工车刀用高强度合金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密加工车刀用高强度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锌粉、铜粉、钛粉、锆粉、镁粉、锰粉、碳粉、铝粉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后混合均匀,熔炼后制成厚度为0.1~0.3mm的速凝片,将速凝片进行氢破碎,脱氢后粉碎得到合金粗粉;
(2)将合金粗粉放入球磨机中,以无水乙醇为分散剂,在转速为100~150r/min,球磨比(5~10):1的条件下球磨10~15h,球磨后在真空条件下烘干,得到合金精粉;
(3)使用超高液压胀管机在185~200MPa压力下对合金精粉压制成型;
(4)将粘结剂加入压制后的合金中,随后放入马弗炉中烧结;
(5)将烧结后的合金浸入硝酸中退锌,退锌时间为1~5s,温度为25~28℃,硝酸体积浓度为20%,随后用清水洗净,冷风吹干;
(6)将退锌后的合金进行热等静压处理;
(7)将热等静压处理后的合金用压机进行热变形,变形量为合金厚度的90%,变形后水淬冷却至室温;
(8)热变形之后的合金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即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精密加工车刀用高强度合金的制备方法,各组分的质量比为:锌粉11.2~12.7%、铜粉2.7~3.5%、钛粉0.9~1.3%、锆粉0.12~0.18%、镁粉2.1~2.9%、锰粉0.2~0.6%、碳粉0.1~0.4%、余量为铝粉。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精密加工车刀用高强度合金的制备方法,各组分的质量比为:锌粉11.8%、铜粉2.9%、钛粉1.2%、锆粉0.16%、镁粉2.5%、锰粉0.4%、碳粉0.2%、余量为铝粉。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精密加工车刀用高强度合金的制备方法,无水乙醇的体积为合金粗粉总质量的2~5倍,无水乙醇体积的单位为ml,合金粗粉总质量的单位为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城久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舒城久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47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