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B型产气荚膜梭菌外毒素及其制备方法、产毒培养基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477931.5 申请日: 2018-12-05
公开(公告)号: CN109554420B 公开(公告)日: 2021-11-19
发明(设计)人: 史文瑞;魏学峰;刘国英;李荣;罗宏亮;郝鹏;范秀丽;韩四娥;陈光达;梁彦玲;李化生;张志丹;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 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P21/00 分类号: C12P21/00;C12N1/20;A61K39/08;A61P31/04;C12R1/145
代理公司: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代理人: 鲁兵
地址: 010030 内蒙古*** 国省代码: 内蒙古;1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型产气 荚膜 梭菌外 毒素 及其 制备 方法 培养基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B型产气荚膜梭菌外毒素及其制备方法、产毒培养基和应用。其中每1000ml所述产毒培养基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蛋白胨15‑25g、酵母浸粉3‑5g、NaCl 3‑4g、Na2HPO4·12H2O 5‑10g、糊精5‑10g或粗糊精5‑10g,其余为注射用水。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B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液毒力最高可达1小鼠MLD≤0.0006mL,高出制苗标准的3.3倍。并且,用其制备的羊快疫、猝狙(或羔羊痢疾)肠毒血症三联灭活疫苗在家兔及绵羊的相应血清中和效价也达到或高于相关规程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用生物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型产气荚膜梭菌外毒素及其制备方法、产毒培养基和应用。

背景技术

产气荚膜梭菌病是由梭菌属(Clostridium)中致病性菌种引起的疾病的总称。梭菌是一类厌氧性细菌,有60余种,常见的致病性菌仅10余种,多存在于土壤、污水以及人和各种动物的粪便中。革兰氏染色均为阳性,除少数菌种外,都有鞭毛,能运动和形成芽孢,其直径大于菌体。多数菌种能产生具有剧烈毒性的外毒素,它既是致病的主要因子,又是主要抗原,转变成类毒素后能刺激动物产生抗毒素,可用于预防相应的梭菌病。梭菌病发病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家畜中多见于反刍动物如牛、羊等。

B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ype B)主要引起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其特征。本病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C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ype C)主要引起羊猝狙。幼龄羊和成年羊均可发生,但以成年羊居多,常突然发病,在数小时内死亡,表现急性中毒的毒血症症状。而B型产气荚膜梭菌灭活疫苗既可以预防羔羊痢疾又可以预防羊猝狙病的发生。

在牧草返青、大量补饲精饲料、突然更换日粮、外伤、管理调整、寄生虫或者其它不正常的情况出现时会创造出适宜梭菌生长的环境,梭菌会制造并分泌强外毒素。通常梭菌感染预后很差,往往发现时动物就已经死亡。由于治疗成功率很低,所以该病的重点在于预防,大范围的免疫接种能够有效的降低该疾病造成的损失。目前,我国用于预防该疫病的疫苗有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灭活疫苗、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肠毒血症三联四防灭活疫苗和羊梭菌病多联干粉疫苗。

目前业内使用的疫苗普遍以牛肉、鱼肉、牛肝等动物性原材料来制备厌气肉肝胃酶消化汤、鱼肝肉胃酶消化汤培养基,但使用这种方法制备培养基,常因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批间差异大,常常出现产毒性能不稳定的现象,尤其是近几年由于国内乳品业的发展,奶牛饲养量急速增加,随之而来大量的淘汰奶牛肉充斥市场更造成制备疫苗培养基的原材料质量下降;同时,牛肉、牛肝中残留的药物也常常造成抑制细菌生长,以上种种情况严重影响了疫苗的质量,并且近年来牛、羊梭菌病流行加剧也反应了疫苗质量的下降。另外,传统培养基制备过程繁琐、耗时长、需要人力多,价格高昂、回收率低,也给疫苗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浪费和高额的成本,给疫苗生产企业造成极大困扰。业界急需一种取材方便,质优价廉,性能稳定的培养基与培养方法与之相适应。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B型产气荚膜梭菌产毒培养基。

提供的B型产气荚膜梭菌产毒培养基,每1000ml培养基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蛋白胨15-25g;酵母浸粉3-5g;NaCl 3-4g;Na2HPO4·12H2O 5-10g;糊精(生物试剂)5-10g或粗糊精5-10g;其余为注射用水。

提供的B型产气荚膜梭菌产毒培养基,每1000ml培养基可以具体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蛋白胨25g;酵母浸粉3g;NaCl 3g;Na2HPO4·12H2O 10g;粗糊精10g;其余为注射用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未经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7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