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温敏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氯乙酸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8588.6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8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鄢景森;吴庆银;鄂永胜;王泽青;贺凤伟;王强;代文双;吴治本;徐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303/22 | 分类号: | C07C303/22;C07C309/14;B01J31/18;C07C67/08;C07C69/6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7004 辽宁省本***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液体 催化合成 氯乙酸酯 制备 杂多酸离子液体 温度响应特性 三元杂多酸 快速分离 酯化效率 醇酯化 反应时 反应物 氯乙酸 酸功能 温度降 温敏性 废酸 两相 温控 酯化 催化剂 过滤 回收 排放 | ||
1.一种酸功能化-温控型的三元杂多酸离子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杂多酸离子液体的结构式为:
所述三元杂多酸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摩尔比为1:5的丙基磺酸基三乙胺和10-钨-2-钒磷酸与水混合并在室温下反应12h,以得到混合液;
在50℃的条件下去除混合液中的水,以得到固体;
在60℃的真空条件下对固体进行干燥12h,以得到三元杂多酸离子液体,
其中,所述丙基磺酸基三乙胺通过以下步骤获得:将三乙胺和1,3-丙磺酸内酯分别溶于无水丙酮中,以得到三乙胺溶液和1,3-丙磺酸内酯溶液,其中,三乙胺与1,3-丙磺酸内酯的摩尔比为1:1;将1,3-丙磺酸内酯溶液缓慢滴加到三乙胺溶液中,以得到混合液;在50℃的条件下使混合液反应12h,以得到含有白色沉淀的反应液;对含有白色沉淀的反应液抽滤、洗涤并且真空干燥,以得到作为白色粉末产物的丙基磺酸基三乙胺,
其中,所述10-钨-2-钒磷酸通过以下步骤获得:向钨酸钠水溶液中逐滴加入85%的磷酸水溶液,直至钨酸钠水溶液的pH值为8.5-9,以得到第一混合液;在剧烈搅拌下向第一混合液中逐滴加入冰醋酸,直至第一混合液的pH为7.2-7.8,并且在搅拌条件下反应1h后有白色沉淀生成,经抽滤、干燥得到作为白色粉末磷钨九的Na9[PW9O34];将摩尔比为2:1的偏钒酸钠和钨酸钠溶于水中,用49%的硫酸水溶液调至中性,以得到第二混合液;向第二混合液加入作为磷钨九的Na9[PW9O34],用49%的硫酸水溶液调节溶液的pH为2-2.5,并在90℃下搅拌反应2h,以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冷却至常温,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乙醚并振荡;然后缓慢逐滴加入49%的硫酸水溶液,振荡,静置至溶液分出三层,萃取出最下层黄色油状物,重复几次,合并萃取液,将黄色油状物于50℃下水浴加热,挥去乙醚后将其放入60℃真空干燥箱中加热烘干,所得作为橙红色粉末的10-钨-2-钒磷酸的H5[PW10V2O40],其中,磷钨九、偏钒酸钠和钨酸钠的摩尔比为1:2:1。
2.一种利用酸功能化-温控型的三元杂多酸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氯乙酸酯的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作为催化剂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多酸离子液体与氯乙酸、醇、苯一起加入到装有温度计、冷凝管和分水器的三口瓶中,搅拌加热至回流,反应至分水器中分出的水不再增加时结束,冷却,静置,过滤分离得到酯化产物及催化剂,并且反应结束后,仅通过降温、过滤操作即可将液相的酯产品和固相的杂多酸离子液体催化剂分离;酯产品溶于滤液中,通过常压蒸馏收集作为带水剂的苯和未反应的醇之后,得到氯乙酸酯;作为催化剂的杂多酸离子液体再经洗涤、烘干处理后可以回收循环使用,
其中,醇包括碳原子数为1~12的一元醇或芳香醇;
其中,作为催化剂的杂多酸离子液体的用量为总投料量的0.25%-0.75%,作为带水剂的苯的用量为总投料量的15%~35%,醇和氯乙酸的摩尔比为1.1~1.4:1,酯化反应温度为100℃~150℃,反应时间为1.0~3.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学院,未经辽宁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85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