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咯啉类手性双膦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9768.6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1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良;刘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572 | 分类号: | C07F9/572;B01J31/24;C07D498/04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咯 手性 双膦配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吡咯啉类手性双膦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配体具有式(1)结构;该类配体的合成方法包括:以式(2)和式(3)为原料,在一价金属铜和手性配体的催化作用下进行[3+2]环加成反应得到两种光学纯的手性双膦配体式(1)和式(4)。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配体式(1)在催化烯炔酮与硝酮分子间不对称环加成反应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反应活性和立体选择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技术领域,涉及新型吡咯啉类手性双膦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类新型的手性双膦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磷在生物圈内的分布很广泛,地壳含量丰富位列前10位。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也是人体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是机体很重要的一种元素。除了天然存在的,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工合成的含膦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最近研究比较热的是新型手性膦化合物的合成。由于其可以在催化反应过程中高效的制备光学纯的分子,这不仅是化学界的挑战,对于人类医药健康、生物、材料和环境等方面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手性膦化合物的获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底物或手性试剂的诱导、外消旋化合物的拆分以及不对称催化等方法。
迄今为止,手性膦配体是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配体,现已陆续合成出几千个手性膦配体,但目前要高效合成膦手性配体仍存在一定困难。目前,化学工作者先后开发了Ming-Phos(Angew.Chem.Int.Ed.2014,53,4350;Angew.Chem.,Int.Ed.2016,55,6324;ACSCatal.2015,5,7488;ACS Catal.2017,7,210;Adv.Synth.Catal.2018,360,2144)、Xiao-Phos(Angew.Chem.Int.Ed.2015,54,6874)、Wei-Phos(Angew.Chem.Int.Ed.2015,54,14853)、Peng-Phos(Angew.Chem.Int.Ed.2016,55,13316)和PC-Phos(Angew.Chem.,Int.Ed.2017,56,15905;J.Am.Chem.Soc.2018,140,3467)等多种新型手性膦配体。一个好的手性膦配体合成应该具备以下的几个条件:1、原料简单可购买或廉价易于制备;2、具有明显的刚性结构;3、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4、无须拆分即可得到一对对映体。因此,寻找一种原料低廉、环境友好、易于改造、便于高效合成的手性配体的方法仍是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新型吡咯啉类手性双膦配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该方法即可简单、高效和高选择性的制备所述手性双膦配体。
本发明提供的一类吡咯啉类手性双膦配体,为如下式(1)的化合物:
上述式(1)中:R1选自R2选自O、S或无取代基;R3、R4分别独立选自C1~C12的烷烃基、其中,Rx和Rx′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C1~C12的烷烃基、C1~C10的烷氧基、C1~C10的硅氧基、C1~C10的烷酰基、C1~C10的酯基、C1~C10的磺酸酯基;n选自1~5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9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