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架轴齿轮间隙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5436.9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5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贵;赵冉;刘曲峰;尹建华;林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16 | 分类号: | G01B21/16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陈铭浩 |
地址: | 411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齿轮 间隙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框架轴齿轮间隙检测装置,它包括由床身、数据记录打印系统、气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被检测零件、检测系统组成;检测系统包括夹紧夹爪、夹紧气缸、水平反向检测气缸、第一位移传感器测头、检测气缸、第四位移传感器测头、反向检测气缸、检测气缸、太阳轮径向检测气缸、第三位移传感器测头、行星轮检测气缸、第二位移传感器测头、顶部气缸、第一限位气缸及限位夹爪、检测V形夹爪、第二限位气缸。本发明提供一种框架轴齿轮间隙检测装置,通过集成化设计,实现了产品装夹、定位、检测及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其装置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非专业检验人员亦可实现产品精确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及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动齿轮间隙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框架轴齿轮间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框架轴生产装配过程中,其行星轮、太阳轮窜动间隙、啮合间隙检测是装配的重点、难点。目前行业内缺乏有效检测工装辅具及智能检测手段,主要采用打表法、咬铅法、塞规法等手工测量方法,手段落后,检测精度及效率底,人为干涉误差大,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因此,急需对框架轴齿轮间隙检测手段及水平进行提升,以实现提高检测效率及质量的目的,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框架轴齿轮间隙检测装置,该装置利用打表检测的原理,通过集成化设计,实现了产品装夹、定位、检测及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其装置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非专业检验人员亦可实现产品精确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及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由床身、数据记录打印系统、气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被检测零件、检测系统组成;检测系统包括夹紧夹爪、夹紧气缸、水平反向检测气缸、第一位移传感器测头、底部检测气缸、第四位移传感器测头、反向检测气缸、检测气缸、太阳轮径向检测气缸、第三位移传感器测头、行星轮检测气缸、第二位移传感器测头、顶部气缸、第一限位气缸及限位夹爪、检测V形夹爪、第二限位气缸。
进一步的,夹紧夹爪的末端设置有夹紧气缸。
进一步的,第一位移传感器测头上通过连接件设置有底部检测气缸。
进一步的,第四位移传感器测头上通过连接件设置有反向检测气缸。
进一步的,反向检测气缸与检测气缸对立设置。
进一步的,检测V形夹爪上通过连接件设置有第二限位气缸。
进一步的,第一限位气缸设置在限位夹爪的末端。
进一步的,第一限位气缸与第二限位气缸对立设置。
进一步的,电气控制系统通过伺服步进电机驱动,控制被测件进行X°旋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一种框架轴齿轮间隙检测装置,该装置利用打表检测的原理,通过集成化设计,实现了产品装夹、定位、检测及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其装置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非专业检验人员亦可实现产品精确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及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发明中的气动系统通过控制气缸伸缩,从而实现被测产品的自动夹紧、精准定位以及零件的相对位移,并通过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测头对位移距离进行记录,确保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本发明中的检测系统通过快速更换定位块,可实现多种产品检测。
4、本发明中的电气控制系统通过伺服步进电机驱动,控制被测件进行4X90°旋转,从而实现了产品一次装夹,完成四个角度方向的间隙检测。
5、本发明中的床身集成化设计有铝框钢网防护、双手按钮及光栅安全保护、三色灯及不合格品声光报警,确保了操作的安全性,问题发现的及时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54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