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6235.0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7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高猛;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猛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杨春雷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桥梁 减震 支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支架,包括桥梁板、支撑柱和混凝土底座,支撑柱的底端设有混凝土底座,支撑柱的顶端中央设有减震凸台,支撑柱的顶端中央均匀的设有若干与减震凸台相配合的减震孔,减震孔的顶端贯通连接减震凸台,减震孔内设有减震杆,减震杆的底端设有与减震孔相配合的第一弹簧,减震杆的顶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设有减震板,减震板的顶端设有桥梁板;本发明公路桥梁上的震动通过桥梁板下传,经减震板进行一次减震,而减震后的余波,经减震杆和第一弹簧的作用进行二次减震,使得减震效果大幅提升,能有效的实现对公路桥梁震动的吸收和减弱;同时第二弹簧和减震凸台的相互配合,进一步提升减震板和第一弹簧的吸震、减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桥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支架。
背景技术
公路桥梁工程,是指公路跨越水域、山谷及一切交通通道的构造物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等全部工作。
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的反力和变形(位移和转角)可靠的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从而使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与计算的理论图式相符合。
为了能够吸收公路桥梁上的震动,启动缓冲作用,通常需要在桥梁支座上设置缓冲装置,但是,传统的缓冲装置结构过于简单,且缺少相互辅助的减震装置,一旦损坏,缓冲作用骤然消失,公路桥梁的危险性大幅上升,甚至诱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支架,包括桥梁板、支撑柱和混凝土底座,支撑柱的底端设有混凝土底座,支撑柱的顶端中央设有减震凸台,支撑柱的顶端中央均匀的设有若干与减震凸台相配合的减震孔,减震孔的顶端贯通连接减震凸台,减震孔内设有减震杆,减震孔与减震杆之间是滑动连接,减震杆的底端设有与减震孔相配合的第一弹簧,减震杆的顶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设有减震板,减震板的顶端设有桥梁板。
进一步的,减震凸台的外侧端套设有与支撑板相配合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顶端。
进一步的,第二弹簧的外侧套设有保护套,保护套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顶端,保护套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柱的顶端。
进一步的,保护套是可收缩套。
进一步的,减震板包括第一防护板、减震层和第二防护板,减震层的顶端设有第一防护板,减震层的底端设有第二防护板。
进一步的,支撑柱的左右侧端中部设有侧腔,侧腔内贯通连接吸震孔,吸震孔内设有吸震杆,吸震孔与吸震杆之间是滑动连接,吸震杆的上下端面对称设有与吸震孔相配合的第三弹簧,吸震杆的外侧端中部通过第一铰耳铰接辅助支撑杆,辅助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耳铰接在桥梁板的底端果。
进一步的,吸震孔与侧腔之间似乎相互垂直的关系。
进一步的,吸震孔与支撑柱之间是相互平行的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路桥梁上的震动通过桥梁板下传,大部分经减震板进行一次减震,减震后的余波继续下传,经减震杆和第一弹簧的作用进行二次减震,使得减震效果大幅提升,能有效的实现对公路桥梁震动的吸收和减弱;同时,通过第二弹簧和减震凸台的相互配合,进一步辅助提升减震板和第一弹簧的吸震、减震效果;小部分震动通过辅助支撑杆传递到吸震杆上,并利用第三弹簧进行吸收和减弱,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减震、吸震效果,多组有效的减震装置组合,且相互配合,使得减震效果大幅提升,且能有效的避免部分装置损坏后,缺少减震装置进行吸震、减震的现象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猛,未经高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6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