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吸附爬壁机器人的被动自适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86469.5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8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凌宇;刘肖雅;张明路;朱丽莉;李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24 | 分类号: | B62D57/024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机器人 被动 自适应 机构 | ||
本发明为一种磁吸附爬壁机器人的被动自适应机构,该机构包括悬架装置和具有磁性的辅助轮,所述辅助轮的输出轴连接悬架装置,悬架装置同时与磁吸附爬壁机器人的车体和驱动轮连接;所述悬架装置包括连杆结构和滑块结构,滑块结构分别与机器人车体和连杆结构连接,连杆结构一方面连接辅助轮,另一方面连接机器人的驱动轮;所述滑块结构包括滑块、固定板、连接轴一和轴承一,连杆结构包括连杆一、弹簧、连杆二和连杆三;连杆一、连杆二和滑块结构与通过连接轴一连接在一起。该机构能够被动自适应壁面而发生变形,使得磁铁受到切向力作用下,易于使磁铁随着机器人爬行角度变化而发生位置变化,可以使得机器人顺利地爬上具有一定钝角角度的拼接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磁吸附爬壁机器人的被动自适应机构,该机构用于在具有一定钝角角度拼接面的金属立面进行作业。
背景技术
爬壁机器人作为一种能够用于特殊环境的特种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在高空垂直壁面进行作业。现有磁吸附机器人多采用轮式吸附,可以提高机器人的速度及运动地灵活性。在具有一定钝角角度拼接面的金属立面进行作业时,不能够自适应于壁面,需要加入一个自适应壁面的机构,调整弧形磁铁的位置,防止在一定钝角角度拼接面的拐角处,由于磁铁吸附处于镂空状态,出现机器人坠落到地面。若通过增加磁铁的体积和重量来增加磁力,不仅要加大电机的功率,还会导致整个机器人的体积和质量变大。
采用自适应机构,可以更好地适应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冲震动;申请号为201710853261.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主被动变刚度独立悬架支撑机构,通过自身驱动主动调整弹簧的刚度,平稳地在地面上行走,其不足之处在于该机构同时涉及主动自适应机构,由主动带动被动,增加电机控制,增加了机构的重量和控制的复杂性,不方便安装。专利CN204527388U公开了自适应飞行吸附式爬壁机构,吸附机构设置有旋转机构,在电机的驱动下,可灵活切换的飞行、爬壁、栖息三种状态,其不足之处在于采用大功率的电机驱动旋转机构,旋转机构的结构复杂,三种状态的变换使得控制系统复杂,操作困难,也使得整体机构重量变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磁铁体积、重量尽量小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磁吸附爬壁机器人的被动自适应机构,该机构能够被动自适应壁面而发生变形,使得磁铁受到切向力作用下,易于使磁铁随着机器人爬行角度变化而发生位置变化,可以使得机器人顺利地爬上具有一定钝角角度的拼接面。该被动自适应机构重量和体积较小,结构简单,无需控制,能够被动的自适应壁面,解决越过爬坡障碍问题。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磁吸附爬壁机器人的被动自适应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悬架装置和具有磁性的辅助轮,所述辅助轮的输出轴连接悬架装置,悬架装置同时与磁吸附爬壁机器人的车体和驱动轮连接;
所述悬架装置包括连杆结构和滑块结构,滑块结构分别与机器人车体和连杆结构连接,连杆结构一方面连接辅助轮,另一方面连接机器人的驱动轮;
所述滑块结构包括滑块、固定板、连接轴一和轴承一,连杆结构包括连杆一、弹簧、连杆二和连杆三;连杆一、连杆二和滑块通过连接轴一连接在一起,连杆一、连杆二均与连接轴一连接,滑块固定在连接轴一上;连杆一和连杆二相接处的下部通过弹簧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杆二的下端垂直连接连杆三的一端,所述连杆三为L形杆,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长方体,圆柱体和长方体相互垂直连接,呈L形;长方体的下端连接机器人驱动轮上的磁铁,圆柱体与连杆二连接的一端连接在驱动轮的轮毂外侧端面;
所述滑块一端连接机器人车体侧面的弧槽,滑块能在弧槽内滑动,滑块的另一端安装固定板;所述连接轴一一端与滑块连接在一起,另一端通过轴承一连接连杆一和连杆二。
一种磁吸附爬壁机器人,该机器人应用上述的被动自适应机构,具有三个磁性车轮,前面两个左右对称的车轮采用驱动轮,后面一个车轮为万向轮;每个驱动轮连接一个被动自适应机构,两个被动自适应机构围绕车体呈左右对称布置;所述车体上安装驱动轮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弧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64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越障机器人系统
- 下一篇:一种仿猫爪的防滑仿人机器人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