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道隔离墩自动迁移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0116.2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9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章健;王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P1/00 | 分类号: | B60P1/00;B60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褚庆森 |
地址: | 25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墩 悬板 动力夹 底板 车道 顶架 自动迁移 车体 悬挂 悬梁 潮汐车道 后方位置 前方位置 人工移动 人员安全 水平状态 变更 驱动 | ||
本发明的车道隔离墩自动迁移车,包括车体、底板、顶架和S形悬板,底板成水平状态,顶架位于底板的上方,特征在于:S形悬板位于顶架与底板之间,S形悬板经多个悬梁悬挂于顶架上,S形悬板的前端位于车体左侧的前方位置处,后端位于车体右侧的后方位置处;S形悬板的最前端悬挂有动力夹输装置,动力夹输装置后方发的S形悬板上悬挂有非动力夹输装置。本发明的车道隔离墩自动迁移车,车道左侧的隔离墩进入动力夹输装置中,在动力夹输装置的驱动下向右后方运动,隔离墩被放置在车道的右侧,实现了潮汐车道的变更,解决了现有人工移动隔离墩存在危险、效率低下的问题,确保了工人人员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道隔离墩自动迁移车,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将道路左侧的隔离墩快速、平稳搬运至道路右侧的车道隔离墩自动迁移车。
背景技术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人迁移到城市里生活,伴随而来的交通拥挤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大中城市所面临的交通压力逐渐增加,为了解决交通拥挤问题,迫使城市不得不发展智慧交通。其中,潮汐车道是分时段解决相应路段交通拥挤的方式之一,根据高峰期车流量方向的分布,如果早高峰与晚高峰时段,车流量存在不同通行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别,则适于采用潮汐车道,当某个通行方向上的车流量明显较大的情况下,则增加该方向上的车道数量。潮汐车道需要根据不同的时段对双向车道数量进行调整,目前采用的方式是在可变潮汐车道上放置长方形的隔离墩,通过迁移隔离墩的位置,来实现车道调整。
但目前搬移隔离墩通常依靠人工来实现,在车流量较大的道路上,人工搬运的方式危险性较大,而且工作效率低,不利于实现潮汐车道的快速切换。现在也出现了可自动变更潮汐车道隔离墩位置的工程车辆,但这种工程车辆的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不利于普及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将道路左侧的隔离墩快速、平稳搬运至道路右侧的车道隔离墩自动迁移车。
本发明的车道隔离墩自动迁移车,包括车体、底板、顶架和S形悬板,底板成水平状态,底板位于车体的后方,顶架位于底板的上方,顶架的前端和后端均经支撑柱设置于底板上,顶架成水平状态;其特征在于:S形悬板位于顶架与底板之间,S形悬板经多个悬梁悬挂于顶架上,S形悬板的前端位于车体左侧的前方位置处,后端位于车体右侧的后方位置处;所述S形悬板的最前端悬挂有动力夹输装置,动力夹输装置后方发的S形悬板上悬挂有非动力夹输装置,动力夹输装置、非动力夹输装置均用于对隔离墩进行夹持和传输。
本发明的车道隔离墩自动迁移车,所述动力夹输装置和非动力夹输装置均由顶板、左侧板、右侧板、活动板、光杆、丝杠和调距电机组成,左侧板、右侧板分别固定于顶板的两侧,活动板位于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左侧板和活动板的内表面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斜朝上的滚动轮;调距电机的壳体固定于右侧板上,光杆的数量为2个,2个光杆和丝杠平行设置,光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上,丝杠的一端经轴承固定于左立板上,另一端与调距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活动板上部的两端均设置有与两光杆相配合的导向套,活动板上部的中央设置有与丝杠相配合的螺母。
本发明的车道隔离墩自动迁移车,所述动力夹输装置包括由输送电机、带轮和皮带组成的动力装置,输送电机固定于顶板和左侧板上,动力夹输装置左侧板上的滚动轮固定于轮轴上,轮轴的两端转动设置于左侧板上,轮轴上固定有带轮,相邻带轮经皮带传动连接,输送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带轮,输送电机输出轴上的带轮经皮带与外侧轮轴上的带轮传动连接。
本发明的车道隔离墩自动迁移车,所述动力夹输装置、非动力夹输装置的顶板的上表面上均固定有4个朝上的螺纹筒,动力夹输装置、非动力夹输装置经与螺纹筒相配合的螺栓固定于S形悬板上。
本发明的车道隔离墩自动迁移车,所述顶架经伸缩架固定于支撑柱的上端,支撑柱的上端固定有多个驱使伸缩架伸长或缩短的升降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0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