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的运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1634.6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8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勇;王军生;邓林峰;卢志康;王新阳;姜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E04H6/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避让 立体 停车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的运维方法,其中停车装置包括车位旋转模块、车位升降模块、控制模块、车库支撑模块。停车装置的运维方法包括驾驶员停车和取车时,可以不需倒车而直接驶入和驶出;停车装置可停车数量根据道路宽度调整,进出口通道根据道路类型调整;用户根据取车后的行驶方向确定操作的人机接口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模块预约车位;管理维护人员可以通过人机界面锁定车位。本发明能充分利用旋转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的特点,利用道路上层空间进行停车,不影响人和车辆行驶,以及实现驾驶员的无避让停车和取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停车装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机械式立体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一辆或两辆汽车。但是,因为城市的土地非常有限,不可能提供很多停车位给用户,很多驾驶员只能在路边违规停车,使原本较窄的道路更加变窄,给行人和其他车主的同行带来很多的麻烦。特别是老城区,停车设施建设远滞后于交通道路的建设,老城区的居民区缺乏相配套的停车场所,人、车、路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停车难已成为各大城市,特别是老城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发了很多类型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装置,包括升降横移式、垂直升降式、平面移动式、垂直循环式、简易升降式、多层循环式、巷道堆垛式等。这些立体停车装置虽然是利用较小的地面面积实现较多停车位的增加,能很好地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但是,这些停车装置必须是在空闲的土地上建立体停车装置。对于老旧小区,道路狭窄,空余土地稀少是常见问题,因此很难找到一块能建立体装置的土地。由于上述原因,目前广泛应用的立体停车装置很难在老旧小区得到应用。另外,上述立体停止装置中除多层循环式、巷道堆垛式能实现车辆掉头外,其他形式的立体停车装置需要驾驶员倒车入库或倒车出库,增加了停车或取车的难度,这也是大家不喜欢使用机械式立体停车装置的一个原因。特别是对于道路狭窄的老旧小区,倒车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由此可见,如何针对道路狭窄的环境,发明一种不占用或少占用空余土地就能增加停车位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装置将非常有价值。本发明公开的旋转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能充分利用现有小区道路的上层空间进行停车,不影响原有道路的用途。另外,本发明公开的旋转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能根据驾驶员取车后的行驶方向进行车辆的掉头操作,能让驾驶员正常行驶入库,并正常行驶出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机械式立体停车装置提供运维方法,确保其能安全可靠地运行。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旋转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的运维方法,运维方法应用的旋转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控制系统包括停车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停车装置和控制模块两部分,其中停车装置包括车位旋转模块、车位升降模块和车库支撑模块;
车位旋转模块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构、旋转支架、载车板悬挂板、滚轮和圆形轨道;
车位升降模块包括升降电机、牵引绳索、载车板和锁止防晃装置;
圆形轨道安装在车库支撑模块上,车位旋转模块的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构与旋转支架连接;旋转支架安装有滚轮,滚轮放置在圆形轨道上;旋转支架与载车板悬挂板连接;载车板悬挂板下方连接有多个载车板;载车板悬挂板通过牵引绳索连接载车板;
控制模块包括中央控制器、驱动电机控制器、升降电机控制器、锁止防晃装置控制器、无线通讯模块、人机界面和声光报警器;
停车装置共设置四个停车方向,每个方向的车位数与行车道相同;载车板在载车板悬挂板上的布置方式是首尾逆时针布置,且相互垂直;
直通道路上布置的停车装置设置两个进出口通道;交叉路口上布置的停车装置设置的进出口通道数与道路路口数一致;
停车装置的人机界面布置在每个进出口通道的两侧,用于标识用户停车或取车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1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