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造型吊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6188.8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6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杨泓斌;李霞;王丹;林浩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00 | 分类号: | E04B9/00;E04B9/06;E04B9/16;E04B9/20;E04B9/22;E04B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周红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顺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造型 吊顶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模块化造型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吊顶单元板块(100),所述吊顶单元板块(100)包括主框架(10)和装饰面板(20),所述装饰面板(20)安装在所述主框架(10)的底部,所述主框架(10)的顶部安装有滑动导轨(30);待施工楼板(5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固定导轨(40),所述滑动导轨(30)沿所述固定导轨(40)的长度方向滑入所述固定导轨(40)内,以将所述吊顶单元板块(100)定位安装在所述待施工楼板(50)的底部;若干个所述的吊顶单元板块(100)依次安装在所述待施工楼板(50)的底部,且相邻两个吊顶单元板块(100)之间通过连接件(60)连接固定;
所述吊顶单元板块(100)的两侧还设有G型边龙骨(80),相邻两个吊顶单元板块(100)的G型边龙骨(80)相互拼接,共同围设成限位通道(81),并在所述限位通道(81)内形成有T型限位部(82);所述连接件(60)的底部具有T型限位槽(61),所述连接件(60)穿插在所述限位通道(81)内,且所述T型限位部(82)相应地插入所述T型限位槽(6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造型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0)包括竖直卡式龙骨(11)和水平卡式龙骨(12),所述竖直卡式龙骨(11)的顶部与所述滑动导轨(30)固定连接,所述水平卡式龙骨(12)固定在所述竖直卡式龙骨(11)的底部,所述装饰面板(2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水平卡式龙骨(12)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造型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吊顶单元板块(100)设置在待施工楼板(50)与墙体(90)相接的转角位置,每一个所述的吊顶单元板块(100)还包括侧装饰面板(70),所述竖直卡式龙骨(11)位于所述吊顶单元板块的远离所述墙体(90)的一侧,所述侧装饰面板(70)安装在所述主框架(10)的竖直卡式龙骨(11)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模块化造型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0)具有中空内腔,所述中空内腔内形成有水电分离走管空间,所述水电分离走管空间内集成有水电管路(15)。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造型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0)还包括若干连接龙骨(13),所述水平卡式龙骨(12)上具有若干限位卡槽(121),所述连接龙骨(13)上具有限位凸起(131),所述限位凸起(131)与所述限位卡槽(121)相卡合,所述装饰面板(20)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龙骨(13)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造型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0)还包括副龙骨(14),所述副龙骨(14)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导轨(30)固定连接,所述副龙骨(14)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平卡式龙骨(12)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模块化造型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导轨(40)上安装有可回弹的弹性限位件,所述滑动导轨(30)上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弹性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卡合或分离;
或,所述固定导轨(40)上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滑动导轨(30)上安装有可回弹的弹性限位件,所述弹性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卡合或分离。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化造型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在工厂预制若干个吊顶单元板块(100);
S20、将若干个固定导轨(40)依次固定安装在待施工楼板(50)的底部;
S30、将每一个所述的吊顶单元板块(100)的滑动导轨(30)沿所述固定导轨(40)的长度方向滑入对应的固定导轨(40)内;
S40、通过连接件(60)将相邻两个吊顶单元板块(100)连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S50、将相邻两个吊顶单元板块(100)的装饰面板(20)之间形成的缝隙,通过嵌缝石膏或纸绷带的方式对所述缝隙进行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618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