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造型吊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6188.8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6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杨泓斌;李霞;王丹;林浩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00 | 分类号: | E04B9/00;E04B9/06;E04B9/16;E04B9/20;E04B9/22;E04B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周红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顺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造型 吊顶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造型吊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若干个吊顶单元板块,所述吊顶单元板块包括主框架和装饰面板,装饰面板安装在主框架的底部,主框架的顶部安装有滑动导轨;待施工楼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固定导轨,滑动导轨沿固定导轨的长度方向滑入固定导轨内,以将吊顶单元板块定位安装在待施工楼板的底部;若干个所述的吊顶单元板块依次安装在所述待施工楼板的底部,且相邻两个吊顶单元板块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该结构通过在工厂提前预制所有吊顶单元板块,使得每一块吊顶单元板块的质量都能够得到保证,同时,现场施工方便,可快速安装,提高了施工效率。此外,由于现场无加工,因此不会产生施工垃圾,从而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吊顶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造型吊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吊顶是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布线、管路通道的隐蔽层,不仅能美化室内环境,还能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室内空间艺术形象,是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目前,现有的装饰造型吊顶的基层施工都是在吊顶上完成,一道工序接着一道工序,不仅施工工序繁琐,交叉作业多,而且造型复杂,质量不能保证。此外,由于施工过程中需要现场加工材料,因此施工效率较低,同时,会产生较多的施工垃圾,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造型吊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装饰造型吊顶施工效率低,且容易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块化造型吊顶结构,包括若干个吊顶单元板块,所述吊顶单元板块包括主框架和装饰面板,所述装饰面板安装在所述主框架的底部,所述主框架的顶部安装有滑动导轨;待施工楼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固定导轨,所述滑动导轨沿所述固定导轨的长度方向滑入所述固定导轨内,以将所述吊顶单元板块定位安装在所述待施工楼板的底部;若干个所述的吊顶单元板块依次安装在所述待施工楼板的底部,且相邻两个吊顶单元板块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主框架包括竖直卡式龙骨和水平卡式龙骨,所述竖直卡式龙骨的顶部与所述滑动导轨固定连接,所述水平卡式龙骨固定在所述竖直卡式龙骨的底部,所述装饰面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水平卡式龙骨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吊顶单元板块设置在待施工楼板与墙体相接的转角位置,每一个所述的吊顶单元板块还包括侧装饰面板,所述竖直卡式龙骨位于所述吊顶单元板块的远离所述墙体的一侧,所述侧装饰面板安装在所述主框架的竖直卡式龙骨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框架具有中空内腔,所述中空内腔内形成有水电分离走管空间,所述水电分离走管空间内集成有水电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主框架还包括若干连接龙骨,所述水平卡式龙骨上具有若干限位卡槽,所述连接龙骨上具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卡槽相卡合,所述装饰面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龙骨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框架还包括副龙骨,所述副龙骨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导轨固定连接,所述副龙骨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平卡式龙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吊顶单元板块的两侧还设有G型边龙骨,相邻两个吊顶单元板块的G型边龙骨相互拼接,共同围设成限位通道,并在所述限位通道内形成有T型限位部;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具有T型限位槽,所述连接件穿插在所述限位通道内,且所述T型限位部相应地插入所述T型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导轨上安装有可回弹的弹性限位件,所述滑动导轨上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弹性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卡合或分离;
或,所述固定导轨上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滑动导轨上安装有可回弹的弹性限位件,所述弹性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卡合或分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模块化造型吊顶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61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