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法拆分手性物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0754.8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8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苏金芬;杨博;王永华;李振成;陈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62 | 分类号: | C12P7/62;C12P13/02;C12P4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分 手性 物质 方法 | ||
1.一种酶法拆分手性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置脂肪酶浓度为1-3000U/mL的酶液,向酶液中添加可溶性盐、亲水性溶剂和疏水性溶剂,配成三液相体系;所述可溶性盐、亲水性溶剂和疏水性溶剂与酶液的质量比分别为0.1-0.9、0.1-5和0.1-10;所述疏水性溶剂中含有外消旋型手性物构成的酯类或酰胺类化合物;
(2)将三液相体系于搅拌条件下进行酶催化反应,反应结束后,静置或离心至分为三层,从上自下依次为上液层、中液层和下液层,水解后的单一旋光手性产物主要富集于中液层或下液层,上液层产物为另一含单一旋光手性产物的酯类或酰胺类产品;
步骤(1)所述亲水性溶剂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乙二醇和丙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者所述亲水性溶剂为[BMIM]Br、[BMIM]BF4、[EMIM]ETSO4和[OMIM]Cl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步骤(1)所述可溶性盐是柠檬酸钠、氯化钠、硫酸铵、碳酸钠、磷酸钾、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步骤(1)所述疏水性溶剂是正己烷、乙醚、异丙醚、乙酸乙酯、环己醇、石油醚、异辛烷、苯和甲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反应条件为:温度30~45℃,反应时间为20min~4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三液相体系的pH值为5-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脂肪酶浓度为5-2000U/m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盐、亲水性溶剂和疏水性溶剂与酶液质量比分别为0.2-0.8、0.2-0.8和0.2-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消旋型手性物构成的酯类或酰胺类化合物选自混旋型扁桃酸甲酯、混旋型萘普生甲酯、混旋型(4-甲氧基-苯基)-1-乙醇乙酸酯、混旋型1-(4-甲氧基苯基)乙醇乙酸酯、混旋型6-甲基5-庚烯基2-醇乙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消旋型手性物构成的酯类或酰胺类化合物占疏水性溶剂质量的0.1%-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消旋型手性物构成的酯类或酰胺类化合物占疏水性溶剂质量的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07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纸废液制备乳酸的方法
- 下一篇:半连续发酵工艺生产吡咯喹啉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