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导弹打击移动目标的序贯实验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4827.0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3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李伟;陆凌云;马萍;刘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孙莉莉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导弹 打击 移动 目标 实验设计 方法 | ||
1.一种用于导弹打击移动目标的序贯实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生成导弹打击移动目标的五个输入变量的初始采样点矩阵Xn×d:其中五个变量为导弹的初始速度v0、弹道倾角θ、弹道偏角ψ、视线高低角速率噪声和视线方位角速率噪声根据各变量的累积分布函数Fj(·),j=1,2,...,d,利用中点LHS生成导弹打击移动目标输入的初始采样点矩阵Xn×d,其中n为样本大小,d为变量维数,n、d均为自然数;
步骤二、对导弹打击移动目标输入的初始采样点矩阵Xn×d进行优化,生成优化后的采样点矩阵(Xn×d)*:选择优化算法和空间填充准则,以空间填充准则为优化目标函数,采用相应的优化算法对导弹打击移动目标输入的初始采样点矩阵Xn×d进行优化,生成新的采样点矩阵(Xn×d)*;
步骤三、计算导弹打击移动目标输入的初始采样点矩阵Xn×d服从U(0,1)分布时对应的采样点矩阵Pn×d:根据各变量的累积分布函数Fj(·),计算pij=Fj(xij),得到采样点矩阵Pn×d=(pij)n×d,并令层数r=2;
步骤四、计算优化后的采样点矩阵(Xn×d)*的偏移矩阵偏移矩阵的矩阵元素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向上取整,sij为[0,1]之间的随机数,q(0)=0.5;由此得到偏移矩阵
步骤五、计算导弹打击移动目标的五个输入变量的新增采样点矩阵新增采样点矩阵的矩阵元素计算公式为其中由此得到新增采样点矩阵
步骤六、生成导弹打击移动目标的五个输入变量的新增采样点矩阵优化后的采样点矩阵选择优化算法和空间填充准则,以空间填充准则为优化目标函数,对新增采样点矩阵进行优化,生成新的采样点矩阵并加入所有采样点中,得到总采样点矩阵Xrn×d;
步骤七、判断序贯设计是否终止:根据序贯设计终止准则判断采样点是否满足终止条件,若满足终止条件,则序贯设计结束,输出所得采样点矩阵Xrn×d;若不满足终止条件,则r=r+1,转至步骤四继续下一次迭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导弹打击移动目标的序贯实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算法为遗传算法、微粒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columnwise-pairwise算法或ESE算法;所述空间填充准则包括基于距离的、基于均匀性的和基于熵的准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用于导弹打击移动目标的序贯实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得到新增后的总采样点矩阵具体形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用于导弹打击移动目标的序贯实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序贯设计终止准则为采样点个数或由采样点拟合出的元模型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48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