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大理石石粉为主的降粘型混凝土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5173.3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5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邱岳涛;林添兴;尹键丽;郭元强;尹峻;李英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韦恩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5 | 代理人: | 黄昌平 |
地址: | 36310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粉 大理石 混凝土 混凝土掺合料 超细粉煤灰 降粘剂 改性 硅灰 降粘 制备 预制构件 混凝土匀质性 建筑材料领域 自密实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 混凝土粘性 重量份数 混料器 匀质性 引入 施工 优化 | ||
1.一种以大理石石粉为主的降粘型混凝土掺合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大理石石粉为主的降粘型混凝土掺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降粘剂与所述硅灰同时加入混料器搅拌10~20分钟,再添加所述超细粉煤灰,搅拌10~20分钟,最后加入所述改性大理石石粉再搅拌20~30分钟,混合均匀之后制得降粘型混凝土掺合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大理石石粉为主的降粘型混凝土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在2000~2400m2/kg、需水量比小于85%、28d强度活性指数大于75%的粉煤灰,所述硅灰活性指数大于105%,比表面积大于20m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大理石石粉为主的降粘型混凝土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大理石石粉的制备方法为:将废弃大理石石粉添加进入球磨机,粉磨20~45分钟,粉磨过程中滴加助磨剂,过程保持温度在60~65℃,所制得的改性大理石石粉的比表面积在1000~1200m2/kg,需水量比小于85%,28d强度活性指数大于70%,所述大理石石粉与所述助磨剂的重量比为1000:0.1~1,所述废弃大理石石粉为大理石板材粉磨加工,干燥后所得,其含水率小于1.0%,比表面积在600~800m2/kg,CaO含量在43.0%~50.0%,SiO2含量在4.0~7.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以大理石石粉为主的降粘型混凝土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磨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醇胺、糖蜜、尿素及甘油滴入水中进行反应,滴加反应时间为0.5~2h,反应温度为40~55℃,反应完毕之后制得助磨剂,该步骤所用水的总量使得该反应产物的质量浓度为5~35%,所述醇胺与所述糖蜜质量比为1:0.5~1,所述尿素的用量为所述醇胺与所述糖蜜溶液的5~20%,所述甘油的用量为所述醇胺与所述糖蜜溶液的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以大理石石粉为主的降粘型混凝土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醇胺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二乙醇单异丙醇胺、N,N二甲基乙醇胺、N,N-二苄基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大理石石粉为主的降粘型混凝土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降粘剂的制备方法是将粉剂聚羧酸减水剂、纤维素醚、表面活性剂通过混料器,搅拌混合20~30分钟,制得降粘剂,所述粉剂聚羧酸减水剂、所述纤维素醚以及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1~0.2:0.1~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以大理石石粉为主的降粘型混凝土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醚为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萜皂甙、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以大理石石粉为主的降粘型混凝土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剂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是:向聚羧酸减水剂母液中添加稳定剂,并在100~105℃温度下离心,离心转数控制在每分钟1800~2500转,离心后进行干燥喷粉,制得粉剂聚羧酸减水剂,所述粉剂聚羧酸减水剂,含固量大于95%,在0.5%掺量时的混凝土减水率为30~35%,28d抗压强度比大于145%;所述聚羧酸减水母液与所述稳定剂的质量比为1:0.001~0.0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以大理石石粉为主的降粘型混凝土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无水醋酸钠、活性无水硫酸铜、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钙、碳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51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