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大理石石粉为主的降粘型混凝土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5173.3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5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邱岳涛;林添兴;尹键丽;郭元强;尹峻;李英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韦恩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5 | 代理人: | 黄昌平 |
地址: | 36310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粉 大理石 混凝土 混凝土掺合料 超细粉煤灰 降粘剂 改性 硅灰 降粘 制备 预制构件 混凝土匀质性 建筑材料领域 自密实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 混凝土粘性 重量份数 混料器 匀质性 引入 施工 优化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大理石石粉为主的降粘型混凝土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改性大理石石粉50~70份、超细粉煤灰10~20份、硅灰10~20份、降粘剂1~5份,其制备方法是将降粘剂与硅灰同时加入混料器搅拌10~20分钟,再添加超细粉煤灰,搅拌10~20分钟,最后加入改性大理石石粉再搅拌20~30分钟,混合均匀之后制得降粘型混凝土掺合料。本发明通过引入改性大理石石粉、超细粉煤灰、硅灰并对其进行优化,降低混凝土粘性,提高混凝土流速,同时引入降粘剂改善混凝土混凝土匀质性,降低混凝土的粘性及改善混凝土的匀质性,可广泛用于泵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及预制构件混凝土的施工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大理石石粉为主的降粘型混凝土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现代施工工艺的不断提升,建筑高度的持续刷新、人工成本的增加、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对泵送混凝土的泵送高度、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能,抗离析性能及预制混凝土的生产效率,表观质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目前常见的掺合料粉煤灰、矿粉等掺合料在混凝土中可提高泵送性、填充性能及流动性,但混凝土容易产生离析、泌水、浮浆、浮泡、表观质量等缺陷问题。在泵送混凝土中特别是高标号混凝土中,降低混凝土粘性、增加泵送性能方面效果较差。
闽南金三角地区是石材加工业十分发达的地区,近十年来在福建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为地方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福建南安是国内石材行业核心区域,每年产生预计100多万吨的石粉废料,不仅造成水质、空气受到严重污染,而且造成了大片的土地板结,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处理石粉废料的主要措施有: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砖,腻子粉生产添加料,生产仿石涂料。通过以上方法南安每年对废弃石粉的消耗量约70万吨左右,但仍无法将石粉废料完全处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大理石石粉为主的降粘型混凝土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既能解决大理石石粉的排放问题,起到了减排效果,又能改善泵送混凝土的泵送性能,提高施工速度,提高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提高填充性能,降低预制构件混凝土粘性,提高气泡排放速度,改善表观质量,对于环保及施工性能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意义。
具体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以大理石石粉为主的降粘型混凝土掺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降粘剂与硅灰同时加入混料器搅拌10~20分钟,再添加超细粉煤灰,搅拌 10~20分钟,最后加入改性大理石石粉再搅拌20~30分钟,混合均匀之后制得降粘型混凝土掺合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改性大理石石粉的制备方法为将废弃大理石石粉添加进入球磨机,粉磨20~45分钟,粉磨过程中滴加助磨剂,过程保持温度在60~65℃,所制得的改性大理石石粉的比表面积在 1000~1200m2/kg,需水量比小于85%,28d强度活性指数大于70%,大理石石粉与助磨剂重量比为1000:0.1~1。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废弃大理石石粉为大理石板材粉磨加工,干燥后所得,其含水率小于1.0%,比表面积在600~800m2/kg,CaO含量在43.0%~50.0%,SiO2含量在4.0~7.0%。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超细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在2000~2400m2/kg、需水量比小于85%、28d强度活性指数大于75%的粉煤灰。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硅灰活性指数大于105%,比表面积大于20m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51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