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皮果实低温贮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8699.7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1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曾教科;常文俊;李雯;邵远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04 | 分类号: | A23B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570228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实 黄皮 低温贮藏 恒温箱 贮藏 延缓 果实失重率 抗氧化活性 保藏 低温冷库 果皮褐变 果实褐变 果实贮藏 维生素C 货架期 总黄酮 放入 降解 衰老 总酚 逆境 保鲜 残留 抵抗 水果 新鲜 锻炼 | ||
本发明属于水果保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黄皮果实低温贮藏方法;将新鲜黄皮果实于8~12℃恒温箱中预贮后转低温4℃恒温箱中贮藏。本发明通过将果实置于较高的低温下锻炼一段时间,再放入低温冷库贮藏,增强果实抵抗逆境的能力,延长果实贮藏寿命;有效延缓果实失重率和果皮褐变指数的上升,同时减缓维生素C的降解;同时保持较高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延缓果实采后衰老速度,有利于减轻黄皮果实褐变和延长果实货架期。本发明合理且操作简单,易于普及,无化学保鲜的药品残留;可大规模操作和示范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果保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皮果实低温贮藏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黄皮(Clausena lansium)属芸香科黄皮属,原产于我国华南地区,种质资 源十分丰富,目前世界上约有30多个种,其中11个种的原产地就在中国,主 要分布在东半球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海 南、四川、云南和台湾等地区。黄皮在我国华南地区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其果实呈椭圆形或鸡心形、蜡黄色或黄褐色、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具有健脾 开胃、消痰化气、润肺止咳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由于黄皮市场 价格一路走高以及栽培技术的改进,黄皮生产规模在我国华南地区迅速扩大。
黄皮果肉柔软多汁,果皮薄,在采后贮运过程中易受机械损伤,且果实成 熟于夏季高温季节,其采后呼吸代谢旺盛,营养物质迅速消耗,果实极易失水、 褐变和腐烂,2-3d便失去了商品价值,因而极大地影响了黄皮果实采后长距离 贮运,经济价值降低。目前黄皮果实采后保鲜技术研究相对薄弱,保鲜方法多 为化学保鲜,针对黄皮果实采后极难贮运,易褐变腐烂等问题,开展黄皮果实 采后的贮藏,以期寻找一种绿色、安全、健康的贮藏保鲜方法,以解决黄皮果 实采后难贮运等问题,为黄皮果实采后保鲜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新依据。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黄皮果实采摘后由于不耐贮藏,鲜果主要在原产地自产自销,影响长 距离贮运,降低经济效益;
(2)目前黄皮果实保鲜方法多为化学保鲜,黄皮果实采后极难贮运,易褐 变腐烂等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为了延长采后黄皮果实贮运寿命,本发 明建立了一种黄皮果实低温贮藏方法,该方法采用逐步降温的方法,能有效延 缓黄皮果实采后褐变的发生,可明显改善贮藏果实的品质,延长贮藏期,且操 作简便,适合于生产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皮果实低温贮藏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黄皮果实低温贮藏方法,其中,所述低温贮藏 方法为:先将黄皮果实置于8~12℃的低温下预贮4天进行低温锻炼,再转到4℃ 恒温箱中贮藏。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挑选大小均匀,色泽一致,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果实为材料;
步骤二:先将新鲜黄皮果实置于8~12℃恒温箱中预贮;
步骤三:经过预贮4天后,转到4℃恒温箱中进行贮藏。能有效地减少果实 失重,减轻褐变症状,维持良好的果实品质和产品商品性,延长贮藏期和货架 期。
进一步,步骤一中,采收的黄皮为八成熟,采后1h内运回实验室,挑选大 小均匀、色泽一致、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果实为材料。
进一步,黄皮为“无核”黄皮。
本发明方法也适合于其它采后褐变的园艺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86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藕粉加工用脱水机
- 下一篇:一种荔枝采后保鲜预冷处理标准化智能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