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给药微针的制备模具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8768.4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0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尹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忠 |
主分类号: | B29C43/36 | 分类号: | B29C43/36;B29C43/50;B29C43/02;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庄沙丽;徐冬涛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微针 制备 模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给药微针的制备模具及制备方法,制备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板、脱模板、模板以及隔离层,隔离层为透气不透液材质,模板上设有与微针的针状物对应的微孔区,一个微孔区内有若干个微孔,基板孔内设有挡止面,微孔为开设在模板上的通孔,上板上对应微孔区的位置开设有与微针基板对应的基板孔,上板的底面上位于基板孔的外围设有厚度大于脱模板厚度的环形凸台,脱模板上对应环形凸台的位置开设有供环形凸台通过的凸台孔,上板上位于环形凸台的周围开设有脱模孔,基板孔和脱模孔均为通孔,在脱模时,脱模孔内放置有脱模杆,脱模杆的底端向下顶起脱模板,微针基板与基板孔内的挡止面挡止配合。本发明使用方便、脱模过程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给药微针的制备模具及制备方法,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针透皮给药作为一种新型透皮给药方式,其集皮下注射给药方式和透皮贴给药的优点于一体,不仅无痛微创,而且药物吸收效率高。此外,微针给药时患者可自行给药,方便安全。因此,微针透皮给药技术从开始出现就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给药微针的基本结构形态是:在合适厚度、合适形状(比如但不限于圆形、方形等)的板状基材上(比如但不限于平板、弧形板等),竖立着一组数量不等的微型针状物。微针的基本使用过程和原理为:在合适压力的作用下,利用微针撑开皮肤通道,帮助药物等生物活性物质穿过皮肤,实现全身或皮肤局部药物等生物活性物质分布,达到治疗或其他有益的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现有技术的微针有金属实心微针、金属空心微针、非金属材料实心微针(如无机硅材料)、有机大分子材料微针(如聚维酮)等,但是,现有的这些微针制品及其制作方法,都存有量产制备方面的困难,致使此类技术与制品至今未见工业量产规模的案例出现,且因其量产能力的局限,导致制作成本也较高。
金属微针的制作涉及精密机械加工或精密电镀成膜的复杂工艺过程,难以低成本规模化量产,且金属材质的刚性和加工毛刺的存在,皮肤对微针的异物感相当明显。
无机硅材料的熔融温度太高,难以找到合适的耐高温模具,进行热注工艺的微针制作;冷却状态下的无机硅材料硬度高、脆性大,切削、打磨或光刻的加工过程效率较低。
聚维酮(PVP)浓溶液经模具浇注成微针,干燥成型后的PVP材质的微针,因为强度不足,其脱模过程较为困难。聚维酮微针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模具是带有微孔的模板,由于微孔是沉孔的形式,且微孔孔径很小,为了防止浇注聚维酮溶液时,聚维酮溶液受微孔中空气的阻碍无法沉入到微孔底部,在微针制作过程,需要将整个设备放置在密闭容器中,将密闭容器抽真空,这样就导致制作过程就十分麻烦,制作成本就会加大。另外,这种模具制作出的微针附在模板上,脱模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药微针的制备模具及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微针制作过程麻烦、成本高以及脱模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给药微针的制备模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给药微针的制备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板、脱模板、模板以及隔离层,所述上板、脱模板、脱模板以及隔离层均为耐热材质,所述隔离层为透气不透液材质,所述模板上设有与微针的针状物对应的微孔区,一个微孔区内有若干个微孔,微孔为开设在模板上的通孔,所述上板上对应微孔区的位置开设有与微针基板对应的基板孔,上板的底面上位于基板孔的外围设有厚度大于脱模板厚度的环形凸台,所述脱模板上对应环形凸台的位置开设有供环形凸台通过的凸台孔,所述上板上位于环形凸台的周围开设有脱模孔,所述基板孔和脱模孔均为通孔,所述基板孔内设有挡止面,在脱模时,脱模孔内放置有脱模杆,脱模杆的底端向下顶起脱模板,微针基板与基板孔内的挡止面挡止配合。
所述基板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孔,阶梯孔下部的小段的形状大小与微针基板相同,所述环形凸台设置在阶梯孔下部小段的外围,所述脱模孔开设在阶梯孔的阶梯面上。
所述阶梯孔下部的小段内侧具有环形挡圈,该环形挡圈的上表面构成所述挡止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忠,未经尹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87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