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及其组件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3069.9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4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沈碧峰;朱大伟;付亮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依奈德医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17/88;A61B1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徐迅;祝莲君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弯椎体 成形 及其 组件 方法 | ||
1.一种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包括
弯曲内管,所述弯曲内管为一细长中空管,在所述弯曲内管的前端设有弯曲段,所述弯曲段的一侧管面开设有切槽;
钻件,所述钻件包括钻头和钻杆,所述钻杆置于所述弯曲内管的空腔中,所述钻头固定连接于所述钻杆的前端;以及
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用于推进所述弯曲内管,弯曲所述弯曲内管的弯曲段,并旋转所述钻件;
其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旋转驱动部分、弯曲内管驱动部分和钻件驱动部分,其中,所述弯曲内管驱动部分用于推进所述弯曲内管和弯曲所述弯曲内管的弯曲段,所述钻件驱动部分用于旋转所述钻件,所述旋转驱动部分位于所述可控弯椎体成形器的后端,且分别与所述弯曲内管驱动部分和所述钻件驱动部分机械配合连接,通过旋转实现所述弯曲内管驱动部分和所述钻件驱动部分同时动作,所述旋转驱动部分的螺纹推管通过螺纹配合来推动所述弯曲内管驱动部分的内管滑块,同时,所述螺纹推管通过螺纹配合来推动所述弯曲内管驱动部分的拉丝滑块,通过两组螺纹不同螺距产生的位移差拉动TIP头带动所述弯曲内管弯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槽为斜切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槽的深度是所述弯曲内管外径的0.3-0.9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槽等间距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槽为V形或U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段长20-5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内管的前段通过切割处理变为半柔性管,后段为刚性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和所述钻杆是一体的或一体成形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曲内管的前端设有TIP头,所述TIP头用于将所述钻件保持与所述弯曲内管的中心轴线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位于所述TIP头的一侧,在所述TIP头的另一侧设有固定挡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片用于将钻头固定在所述TIP头位置使其不会离开所述TIP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其特征在于,在初始状态下,所述钻头外露于所述弯曲内管的前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为球状,且所述钻头上设有波轮状凸起。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为半球状,且所述钻头上设有两个刃口。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的直径大于所述弯曲内管的内径。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的直径是所述弯曲内管的内径的1.2-2倍。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的直径是所述弯曲内管内径的0.4-0.9倍。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椎体成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段弯曲后的弧形的半径为10-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依奈德医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依奈德医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30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髋臼锉
- 下一篇:一种微创截骨定位导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