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V2X技术的转弯路况提醒方法、系统及V2X服务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3170.4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1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时红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林丽璀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v2x 技术 转弯 路况 提醒 方法 系统 服务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V2X技术的转弯路况提醒方法、系统及V2X服务器,转弯路况提醒方法应用V2X服务器,包括:获取设置在车道上方的第一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根据图像确定具有转弯意图的车辆并获取车辆的转弯方向及车牌号码;根据第一摄像装置的位置及转弯方向获取设置在对应路口的第二摄像装置采集的弯道路况视频;通过V2X技术将弯道路况视频发送到车牌号码对应的V2X终端进行显示以对车辆进行转弯路况的提醒。通过这种方式,本申请能够利用V2X技术在车辆即将转弯时将转弯车道的视频实时推送到车辆上显示,避免盲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V2X技术的转弯路况提醒方法、系统及V2X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的汽车拥有量快速增加,汽车逐步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V2X(Vehicle to X)是“车对外界”的无线信息交换技术的统称,V2X技术在一般情况下不通过基站,不受网络信号有无的干扰,由车与车或者路侧设备直接进行信息交换,因而可以实现近场(1000m以内)、短时延(100ms内)的通信,并且无网络覆盖的区域也可以正常工作,从而实现车与车、车与路侧设备之间的直接、快速、可靠的数据交换和传输。目前的V2X技术可基于DSRC技术(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短程通信技术)实现,DSRC技术可实现小范围内图像、语音和数据的实时,准确和可靠的双向传输,如“车-路”、“车-车”双向通信,V2X技术还可基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在车载环境下的通信技术—LTE-V实现,LTE-V是面向智能交通和车联网应用、基于4G LTE系统的演进技术,包括LTE-V-Cell和LTE-V-Direct两个工作模式,LTE-V-Cell需借助已有的蜂窝网络,支持大带宽、大覆盖通信,满足信息技术(telematics)的应用需求,LTE-V-Direct可以独立于蜂窝网络,实现车辆与周边环境节点低时延、高可靠的直接通信,满足行车安全需求。
当车辆行驶到交叉路口且需要转弯进入下一路段时,若驾驶员无法及时获知交叉道路的路况,将容易因视线阻挡导致存在视野盲点或无法及时得知障碍物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V2X技术的转弯路况提醒方法、系统及V2X服务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V2X技术的转弯路况提醒方法、系统及V2X服务器,其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能够实时进行转弯路况提醒以避免车辆转弯时存在盲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V2X技术的转弯路况提醒方法,应用于V2X服务器,包括:
获取设置在车道上方的第一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
根据所述图像确定具有转弯意图的车辆并获取所述车辆的转弯方向及车牌号码;
根据所述第一摄像装置的位置及所述转弯方向获取设置在对应路口的第二摄像装置采集的弯道路况视频;
通过V2X技术将所述弯道路况视频发送到所述车牌号码对应的V2X终端进行显示以对所述车辆进行转弯路况提醒。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图像确定具有转弯意图的车辆并获取所述车辆的转弯方向及车牌号码,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判断是否有车辆开启转向灯;
若有车辆开启转向灯,则开启转向灯的车辆为具有转弯意图的车辆;
识别具有转弯意图的车辆的车牌号码以及根据所述转向灯的位置确定转弯方向。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图像确定具有转弯意图的车辆并获取所述车辆的转弯方向及车牌号码,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31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