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5627.5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1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义之;角田功;石田修;丰岛宣匡;田口龙马;近江贵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7/14 | 分类号: | B60L7/14;B60L1/00;B60L1/02;B60H1/00;B60H1/3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车辆 | ||
本发明的电动车辆具备电动机、蓄电装置、控制装置及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回路具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第一室内热交换器及制热用减压阀。制热用减压阀使压缩机与室外热交换器之间的流路阻力变化。控制装置在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为规定值以上时,利用制热用减压阀使流路阻力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对于电动车辆而言,在制动时电动机作为发电机发挥功能。即,驱动轮的旋转向电动机的输出轴传递,通过输出轴的旋转从而利用电动机再生电力。再生的交流电流利用逆变器转换成直流电流,转换成的直流电流从逆变器向蓄电装置供给从而充电至蓄电装置。
电动车辆中存在如下的车辆,即:为了保护蓄电装置不发生过充电,构成为在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超过了规定值时,限制电动机的再生量。然而,当电动机的再生量被限制时,再生制动力与通常情况相比变弱,会给乘客带来由制动感觉的变化所导致的不适感。另一方面,当优先去抑制制动感觉的变化而解除制动中的再生量的限制时,会导致由过充电所导致的蓄电池的劣化。
作为其对策,公开了:在产生再生制动力时,在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使搭载于电动车辆的电负载(以下,称为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消耗电力增大的手段。
另外,公开了:在电动机所进行的再生中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超过了规定值时,使对车室内进行制冷的制冷装置和对车室内进行制热的制热装置同时动作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5-162947号(以下,为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制冷的回路和制热的回路完全地分离。
另一方面,电动车辆中存在如下的车辆,即:在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热泵循环,由此,能够利用车辆用空调装置来实施车室内的制冷和制热。然而,关于该电动车辆,没有公开在电动机所进行的再生中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超过了规定值时,使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消耗电力增大的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案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电动机所进行的再生中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超过了规定值时,能够使具备热泵循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消耗电力增大的电动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达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方案。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电动车辆具备:电动机;蓄电装置,其与所述电动机电连接;以及控制装置,其对所述电动机和所述蓄电装置进行控制,其中,所述电动车辆具备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具有:压缩机,其将抽吸到的制冷剂压缩并排出;室外热交换器,其与压缩后的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膨胀阀,其将通过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后的制冷剂减压;以及室内热交换器,其与减压后的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并使该制冷剂返回所述压缩机,所述制冷剂回路在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之间具备使压缩后的所述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可变的阻力部件,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为规定值以上时,在所述压缩机运转的同时使所述流路阻力与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低于规定值时相比增加。
在此,在将利用电动机再生的电力向蓄电装置充电时,将为了保护蓄电装置不发生过充电而使电动车辆的消耗电力增大的控制作为废电控制,在下面进行说明。
根据上述(1)的方案,在由电动机进行的再生中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为规定值以上时,通过废电控制在压缩机运转的同时使流路阻力增加。因此,与废电控制前相比,能够使从压缩机到室外热交换器的流路阻力增加,能够降低制冷运转的效率。
在该状态下,为了得到废电控制前的制冷能力,需要提高压缩机的输出,由此使压缩机的排出压上升从而确保制冷剂循环量。通过提高压缩机的输出,能够使压缩机的消耗电力增加。在该废电控制中,在压缩机的消耗电力比由电动机进行的发电电力大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向蓄电装置的过充电。另外,在压缩机的消耗电力比由电动机进行的发电电力小的情况下,能够使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的增加速度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56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