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咯并[2;3-B]吡啶的合成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5969.7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8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帕拉巴·N·易卜拉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莱希科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冠倪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8 | 代理人: | 倪小敏;何锦标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生物活性 中间物 可用 吡咯 合成 | ||
本发明提供可用于容易合成生物活性分子的中间物及方法。
本申请为2014年11月25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申请号为201380027442.9、申请日为2013年05月30日、发明名称为“吡咯并[2,3-B]吡啶的合成”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案根据35 U.S.C.§119(e)主张2012年5月31日申请的美国临时申请案第61/653,994号的权益,该案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杂环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得的化合物。
背景技术
N-[3-[5-(4-氯苯基)-1H-吡咯并[2,3-b]吡啶-3-羰基]-2,4-二氟苯基]丙烷-1-磺酰胺或丙烷-1-磺酸{3-[5-(4-氯苯基)-1H-吡咯并[2,3-b]吡啶-3-羰基]-2,4-二氟苯基}-酰胺(Vemurafenib;ZelborafTM)可有效治疗各种B-raf介导型疾病及病症,其包括(但不限于)转移性黑素瘤、甲状腺癌及结肠直肠癌(Nature,2010,467,596-599;New EnglandJournal of Medicine,2010,363,80)。PCT专利公开案第WO 2007/002433及WO 2007/002325号中已描述该化合物及其合成。然而,仍有兴趣开发用于有效制备此化合物及其它生物活性分子(尤其呈工业规模)的其它通用简易方法。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式(I)化合物:
该化合物可用作用于合成各种生物活性分子的中间物。在式(I)中:
Q为F或H;
P1为氢或不安定保护基;
P2为胺基保护基或氢;且
L1为Br、Cl、I、R1-SO2O-或R2C(O)O;其中R1及R2各独立地为任选地经取代的芳基或任选地经取代的C1-6烷基。
在一实施例中,P1为H。在另一实施例中,Q为F;P1为H且L1为Br。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式(II)化合物:
与式P2-X1反应物在足以形成式(Ia)化合物的条件下接触:
及使式(Ia)化合物与式P1-X3反应物在足以形成式(I)化合物的条件下接触,其中:
X1为选自Br、Cl、I、甲苯磺酰基-O-、甲磺酰基-O-、三氟甲磺酰基-O-、CF3C(O)O-或CH3C(O)O-;
X3为离去基;
P1为氢或不安定保护基;
P2为胺基保护基;
Q为H或F;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莱希科公司,未经普莱希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59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