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全光二极管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1718.X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5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娟;胡金凤;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G02B6/122;G02F1/35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许艳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腔 波导 全光二极管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传输信号 对称设置 工作波段 设计结构 水平距离 阈值功率 灵活的 透射比 透射率 可调 相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全光二极管实现方法,背景的中部对称设置有波导,波导之间设置有第一短腔和第二短腔,且第一短腔和第二短腔自左向右并肩排列,第一短腔和第二短腔之间设置有间隔,第一短腔与左侧波导以及第二短腔与右侧波导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本发明所设计全光二极管完全由传输信号控制,较前人设计结构本发明具高的单向透射率、非常好正反透射比、低的阈值功率、工作波段可调以及简单灵活的设计方法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光二极管技术,尤其涉及利用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FP腔与微腔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全光二极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信息与网络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纳米光学也随之崛起。如何获得突破衍射极限的光波导及光调制器,是实现纳米全光集成的基础,也是纳米光子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
近年来,纳米光子学中的一大研究热点——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Polaritons,SPPs)以其特殊的光学性质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方案。因为SPPs的电磁场具有很强的表面束缚性,可以突破衍射极限,所以SPPs单元器件的尺寸可以缩小到纳米量级。在SPPs单元器件中,突破衍射极限的程度和能量损耗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在设计SPPs光子功能器件结构时,需要权衡这两者。SPPs共振腔把SPPs和共振腔的特性结合起来,不仅利用SPPs可以较大程度上满足突破衍射极限的需求,而且利用腔的共振特性进一步增强了腔内能量,可以实现高Q值、小模体积的微型SPPs共振腔。SPPs全光调控利用SPPs局域场增强特性可以实现高灵敏、低阈值、高速的SPPs全光开关和全光二极管。SPPs共振腔和SPPs全光调制器在纳米光子器件、纳米集成光路及微纳传感等领域具有很大优势,因此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全光二极管是指光从一端入射有透射信号,而从相反的方向入射无透射信号的器件。类似于电子二极管具有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功能。所以全光二极管在集成光学电路和全光网络中有重要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系统提出一种实现PIR效应的双腔耦合结构—并排双腔谐振器(side-by-side double-stub resonator,SBSDSR)的基础上实现全光二极管的结构,实现高效的工作性能,且结构设计简单,便于实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全光二极管实现方法,包括背景、波导、第一短腔和第二短腔;所述背景的中部对称设置有所述波导,所述波导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短腔和第二短腔,且第一短腔和第二短腔自左向右并肩排列,第一短腔和第二短腔之间设置有间隔,第一短腔与左侧波导以及第二短腔与右侧波导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
进一步,所述背景的材料为银;
进一步,所述波导为金属-绝缘体-金属(MIM)波导,绝缘体的材料为熔融石英,介电常数为2.31;
进一步,所述第一短腔和第二短腔为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微腔;第一短腔为引入非线性有机聚合物的非线性腔;第二短腔为线性腔。
进一步,所述非线性有机聚合物为非线性Kerr材料。
进一步,所述非线性Kerr材料的介电常数εc取决于电场的强度|E2|:εc=ε0+χ(3)|E2|;线性介电常数ε0的值也是2.31,典型的三阶非线性磁化率是χ(3)=1.4×10-7esu≈1×10-15m2/V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17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亚波长双光斑分裂聚焦微纳结构
- 下一篇:光学膜和带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