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时检测乳粉制品中多种小分子水溶性物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3981.2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6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玮;耿健强;吴燕涛;杨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食品检验所)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分子水溶性物质 检测 定量信号 乳粉制品 小分子 图谱 归属 安全检测 产品生产 核磁共振 技术支持 去卷积 重现性 乳制品 乳粉 研发 质控 回收率 配方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检测乳粉制品中多种小分子水溶性物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采用定量核磁共振方法对所述乳制品样品进行检测,并得到1H‑NMR图谱的步骤;b.确定所述1H‑NMR图谱中各小分子水溶性成分的定量信号峰的归属;c.对确定了归属的各定量信号峰进行去卷积处理,并计算各小分子水溶性成分的含量。其检测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及回收率均优于传统qNMR定量方法,为今后婴配乳粉的配方研发、产品生产、质量质控、安全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技术方案属于食品检测领域,具体而言属于乳粉类制品的成分检测领域,尤其的,属于婴幼儿配方乳粉成分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婴幼儿配方乳粉是以牛乳、羊乳等为原料,适当添加营养素,使其总合成份能供给婴儿生长与发育所需要之一种人工食品。为能最大程度的模拟母乳,满足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需要,生产厂商会按照配方设计添加核苷酸、有机酸、氨基酸等添加剂,这些小分子水溶性物质在婴幼儿的免疫调节、提高记忆力、改善肠道菌群及促进机体代谢等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配方乳粉中小分子水溶性物质的质量监控极为重要。
目前,国标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等方法以标准品作为参比,对其中的一个或一类物质进行检测,其缺点在于:(1)只针对一类物质中的几个化合物进行检测,难以全面反应乳粉真实质量:如,核苷酸在体内是以核苷的形式被吸收利用的,母乳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均含有核苷和核苷酸,但国标中只规定了5种核苷酸的检测方法,缺少核苷的检测方法,难以全面反应乳粉中核苷酸类成分的真实量值;(2)检测效率低:受到仪器检测原理等原因的限制,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能在同一张谱图下检测出某类或某几类化学成分,难以实现多种物质的同时检测;(3)检测依赖标准品做参比,有时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目前,参考文献[1-2]中对配方乳粉中水溶性小分子检测的报道主要有液相、气相、质谱等方法,但这些方法也都是针对一个或一类物质的检测,难以实现多种小分子水溶性物质的全面检测。但配方乳粉,尤其是婴幼儿配方乳粉是一个复杂混合物体系,因受其原料乳来源、配方设计、生产工艺、添加成分及储存条件不同影响,其含有的物质成分存有差异,因此,对一个或几个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的方法难以适用于多配方、多成分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价,需要开发出一次性能够对多种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定量核磁共振(quantitative nuclear magneticresonance,qNMR)分析方法以结构测定为基础,具有前处理过程简单,取样量小,专属性强,无需对照品做参比即可同时定性、定量等优点,已被广泛的用于药物分析等研究领域。核磁共振技术是无偏性的无损检测,一次检测能测定多种物质成分,对食品生产中原料的质量控制、产品稳定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成分及产品研发过程中品质的鉴别,具有很好的检测优势。理论上,1H-NMR的谱峰与样品中各化合物的氢原子一一对应,所测样品中的每一个氢原子都在图谱中有其相关谱峰,且信号的相对强弱反映样品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因此检测普适性高,非常适合多种成分的同时检测。
传统的qNMR法是在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化合物作为校正参比内标,将被测样品定量质子的信号峰面积与内标物定量信号峰面积进行比较,最终确定样品的浓度。因此,qNMR法的准确性依赖于完整清晰的定量信号峰和准确的定量峰积分面积。然而,配方乳粉制品,尤其是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成分复杂,小分子水溶性成分结构相似、含量不高,导致1H-NMR信号峰会出现信号峰重叠,因此会难以辨认,并对随后的积分计算的精确度产生影响。例如,采用传统qNMR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时,会遇到无法得到完整信号积分,受相位、基线调节影响大等问题,从而影响定性、定量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食品检验所),未经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食品检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3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